舌尖上的节气·小寒|成都的冬天少不了这碗热气腾腾的红糖醪糟粉子
1月5日,小寒来临。在小寒节气的时候,旧时有“驱寒暖身迎新年”的习俗。你知道成都人在冬季是如何御寒吗?成都人的冬天,除了离不开羊肉、火锅、也离不开那碗软糯香甜的冬日美味——红糖醪糟粉子。今天,看度新闻《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用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醪糟粉子,带你度过甜蜜蜜、美滋滋的冬日。
寒冬漫漫,唯有那一口热乎乎的美食最能慰藉人心!醪糟、红糖、汤圆粉子、糖心蛋,一碗标配的红糖醪糟粉子是多少成都人冬日里的“白月光”。近日,看度新闻记者来到位于都江堰的青城山太平张醪糟,用一碗糯叽叽、热乎乎的传统小吃,甜进你的味蕾,暖入你的心窝。
小寒·红糖醪糟粉子承载成都人冬日的记忆
一碗醪糟粉子,一定是每个成都娃娃冬日的专属记忆!发酵的醪糟,软软糯糯的粉子,香甜的红糖,一碗下肚滑爽浓郁,让你瞬间温暖起来。“红糖醪糟粉子是老少皆宜的小吃,老年人就喜欢吃一些软糯的食物,小朋友们则爱吃甜甜的东西,红糖对女生也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成都节气时令推荐官王海峰告诉记者冬日来一碗红糖醪糟粉子还有暖胃活血,健脾养胃的功效。
红糖醪糟粉子的“出圈”,主要离不开三个重要的食材:红糖、醪糟、粉子。据王海峰介绍,青城山太平张醪糟的红糖醪糟粉子通过特制的工艺和传统的发酵方式,制作出口感醇香、色泽红亮的产品,红糖采用纯甘蔗土灶古法熬制,醪糟则是古法工艺制作而成,粉子选用糯米和桂朝米,用水磨的形式制作而成,这样的粉子和市面上普通的粉子大不相同,会更加软糯可口。
在家制作红糖醪糟粉子想要美味好吃应该注意些什么?王海峰告诉大家小窍门,制作红糖醪糟粉子一定要先放水,等水开后再放红糖。吃醪糟一定要选用鲜醪糟,许多人喜欢在水开的时候就放醪糟,其实不然,醪糟一定要最后放入,这样口感更佳。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你能发现醪糟粉子能与各式各样的美食搭配。无论是与香脆的锅魁还是外酥里嫩的油条,又或是热辣飘香的火锅,都能碰撞出不同的美味火花。不同美味的结合,把成都美食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展现得恰到好处,同时也展现了成都人对于美食的热爱与创造力。
小寒·非遗美食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太平张醪糟创始于1937年,起源于都江堰西街“太平池”侧,岁月更迭,“太平张醪糟”几经波折,一度闭店,直至1967年张氏后人才在三脑九坪十八关的兴文坪(位于汶川县银杏乡兴文坪)重起炉灶,为求传承记忆中的味道2019年7月张氏后人选择在西街太平池旁重开老店直至今日。
非遗美食流传至今,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红糖醪糟粉子作为都江堰的名小吃,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红糖醪糟粉子的传承不仅是一门技艺的传递,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都江堰,红糖醪糟粉子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口感,成为一张美食名片,推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这个冬日,还不赶紧来一碗软糯香甜的红糖醪糟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