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前沿|熊澄宇:视听+AI,要掌握算法语言讲述人类故事
看度新闻 2025-03-27 16:43
3月27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开幕式上,欧洲科学艺术与人文学院院士,中国传媒大学资深教授、文化发展与传播研究院院长熊澄宇作了题为《AI时代网络视听作品的生产与传播》的主题演讲。
他表示,网络视听进入AI时代,生产和传播,技术、数字化是工具,是为人服务的。“要明白技术是手段,人和社会的完善是目标。 ”
为更好地应对AI对网络视听行业带来的变化,熊澄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思考。
平衡和人文和科技之间的关系。应当更多在作品创作、生产、传播及评估中强调人的主体性。在现有纯流量导向的评估机制中,可以增加专家评估的权重。“比如说我们增加1万名专家,把他们的评估数据加入,是不是可以对豆瓣的评估分数有一些专业性的影响进去?”
平衡流量和艺术价值。所谓算法导向,所谓精准推送,就是流量。流量是根据用户的动作来计算的,但是应当思考流量的评估和艺术价值之间是什么关系?和个人的兴趣又是什么关系?“你一点,它一推,反复重复,大量同类的东西推给你了,但是不是你需要的?”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文化的根脉。面对世界文化之林,要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文化就是差异,一方水土一方人,没有对地理、气候、民俗、历史的思考,就不能理解文化。所以更要保护,要认知文化的多样性。
“‘新型社会三部曲’的作者卡斯特有一句名言:网络社会的文化权利终将属于那些既掌握算法语言,又懂得讲述人类故事的人。”熊澄宇表示,20年前,社会舆论对于网络游戏是打压的,但游戏本身没有罪过,没有游戏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没有游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中国科学奥林匹克的总领队住在我楼下,他的队员个个玩游戏,但并不影响他们拿金牌。今天我们面对着AI,也许可以说:没有AI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世界,只有AI的世界就不是人类生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