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AI视角带你过成都人的一天

当 AI 的独特视角聚焦成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2025年,成都的民生工作有哪些重点,将如何改变你的生活?

从清晨7点洒在窗前的第一缕阳光

到夜晚10点灯火辉煌的街头

让我们跟随AI的镜头,

全方位感受成都人的一天

在这些生活细节里

探寻美好生活的诗意新篇

成都市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

一、畅行成都

1.提升通行效率。打通“断头路”20条,开展普通公路路面整治150公里,治理交通事故多发点段隐患30处。

2.便捷地铁出行。开通试运营地铁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期和30号线一期,推动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758公里。

3.优化公交出行。新开及优化接驳地铁的公交线路20条,确保地铁站点公交接驳比例达100%;改造适老化公交线路20条。

4.开门治堵保畅。治理常态性交通堵点30处;实施道路绿化、地下管线、地面设施等迁改措施,完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路口 “短平快”微整治50处;新建“绿波带”12条;在老旧小区、医院等重点区域实施公共停车场项目15个。

二、绿色成都

5.市容环境改善。实施背街小巷整治,优化提升街区30个、街巷30条、街角650个,治理城市市容环境问题突出街道30条。

6.城市增绿扩绿。利用城市剩余空间、绿地空间,打造“金角银边”200个,新增立体绿化10万平方米,新建园区口袋公园5个;新建天府绿道 800公里,实施“老公园•新提升”15个,实施林荫路改造100条。

7.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规范改造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站点2082 座。

三、平安成都

8.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完成不少于3.3万批次样品抽检。

9.饮用水源安全。完成全市20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全天候高空视频智能监控系统建设,推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能力由“人防”向智慧化“人机协防” 转变。

10.群众脚下安全。完成井盖病害检查治理2万座,完成城市道路空洞检测450条;开展25条城市道路“疏路行动”,清理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占道电力、通信杆箱等设施。

11. 校园食品安全。加大学校食品监管,幼儿园和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自主经营率达100%,“食堂明厨亮灶”率达100%,“互联网+明厨亮灶”率达 95%;实施学校食堂 “线上+线下”智慧化动态监管,开展不少于2次全覆盖校园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12.应急避险安全。新建、改建街道社区消防救援站 98个;建成I类应急避难场所15个、安全体验馆5个,满足城市应急救援需求,增强超大城市抵御冲击和安全韧性能力。

13. 应急救护安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取证人数不少于5万人,普及救护知识不少于20万人次,提升市民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宜居成都

14. 老旧小区改造。实施老旧院落改造395个,城中村改造6014户;完成既有住宅自主增设电梯800台,住宅小区老旧电梯更新(含换新、改造、大修)1000 台;新增 5000台电梯购买综合保险。

15.城乡危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完成不少于 400户,城市危旧房改造开工不少于784套。

16.供水排水保障。建成城市供水厂1座,新增供水能力40 万吨/日;建设配套市政供水管网12公里,提升中心城区供水能力。完成市政排水管网新(改)建80 公里:完成第八再生水厂二期等5座污水处理厂扩能项目通水调试,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万吨/日。

五、宜业成都

17.创造就业机会。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不少于 24万人。

18.加强就业援助。开展就业援助等活动不少于150场,筹集公益性岗位(含就业援助基地岗位)不少于5000个,推动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不少于1.1万人。

19.做好就业帮扶。开展便利化、个性化、常态化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不少于70场,开展精准化、定制化就业相关培训不少于2000人次。

20.赋能乡村振兴。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不少于5000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21.助残就业增收。建成1个“美丽工坊”展示展销电商直播平台、20个“美丽工坊”重点生产地,开展残疾人文创手作培训人数不少于2000人,辐射带动不少于1000名残疾人就业增收。

六、有爱成都

22.特定群体帮扶。筑牢消防安全防护网,为65岁以上独居老人和60岁以上低保户、特困户免费赠送灭火毯、小型灭火器;建设37家爱心驿站,为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助餐、休息、避暑、清洁用水等帮扶。

23.关爱户外职工。依托现有四星、五星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站点,创新开展临时休息、防暑降温等标准化、特色化、普惠化服务项目不少于50个;新建、提升环卫工人作息房68座;对不少于5.2万名环卫工人发放酷暑寒冬补助或高温津贴;免费健康体检环卫工人不少于1万人。

24.关心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通过成都工会数智化建设子系统“服务阵地一张图”,为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购买职工互助保障不少于 15万人。

25.温馨婚姻服务。23个区(市)县全覆盖建成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免费为每对结婚新人赠送一份登记日纪念品。

26.暖心爱老敬老。开展普惠型养老机构建设,普惠型床位供给不少于5000张;加快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市、区(市)县建有老年大学,镇(街道)全覆盖建有老年教育学校,村(社区)建有老年教学点,新增老年教育学位不少于3830个。

七、优教成都

27.教育优质均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5所,新增学位5万个,缓解学位缺口结构性矛盾;推动有条件的公办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为不少于3.2万间教室安装空调或更换超过使用年限的现有空调。

28.护航学生成长。按学校学生(幼儿)人数比例配备持证安保人员,全市新增安保人数不少于1200人;推动50%以上中小学按照1000:1的生师比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八、健康成都

29.守护儿童健康。开展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筛查率不低于98%;为全市小学秋季入学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免费开展口腔健康检查,为不少于8万名学生免费开展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

30.提升医疗服务。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青白江区、郫都区、都江堰市、大邑县6个区(市)县,新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8个;完成成都市脑科学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31.互通检验结果。推广138项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覆盖全市107家二级及以上市县两级公立医疗机构。

32.普及社会急救。在全市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3228台,纳入市自动体外除颤器信息管理平台统一管理。

九、活力成都

33. 丰富文旅供给。综合提升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少于150个,开展优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不少于2500场。

34. 推动体育惠民。新建、提升改造体育公园不少于30个,新建社区运动角不少于100个,打造社区智能运动健身点不少于80个,推动不少于30个符合条件的公共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

十、便民成都

35.规范明码标价。全面提升明码标价规范化建设,确保全市110家供水、供电、供气公司规范化经营点位明码标价全覆盖。

36.培植消费载体。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23个,新建(改造)社区便利店200个。

37. 布局充电设施。新建电动汽车充电桩2万个,其中公(专)用领域0.5万个、居民小区 1.5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