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片场+全链服务!成都青羊繁星大片场开业,打造西南微短剧“梦工厂”
一边是几可乱真的“医院”,护士长站、导医台、药房、休息区、手术室等一应俱全;一边是“霸道总裁”高大上的办公空间;转身又踏入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房,瞬间唤醒儿时回忆……这里就是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的繁星大片场。

11月3日,繁星大片场举行了开业仪式,这也标志着成都人自己的“竖店”正式开放,未来,这里将成为微短剧的“造梦工厂”,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短剧“造梦工厂”
30000㎡室内片场+园区内“天然影棚”
走进繁星大片场,3万平方米室内空间内布局了100余个影视拍摄场景。一楼服装间里,古装、礼服、工装、校服等各类风格服饰齐全,为剧组提供多样化搭配选择。

乘电梯上二楼,机场、医院、教室、办公室、年代房等场景依次呈现,几乎覆盖都市、职场、校园、悬疑等所有高频短剧题材。在这里,刚在教室重温青春,转身就能坐在霸总办公室的旋转椅上,出门还能去隔壁的酒吧喝几杯,无需奔波即可完成多场景拍摄。

据繁星大片场负责人尹彬洁介绍,正式开业之前这里就已经吸引了近40个微短剧剧组在此取景,11月,还将有5部微短剧陆续在园区开拍。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微短剧剧组选择来到非遗博览园拍摄?此前在这里开拍的一部现代题材微短剧监制、成都千盛互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袁陈丽表示,这主要是出于对制作效率和转场成本的核心考量。
“传统拍摄需要在多个分散场地间辗转,时间与资金成本很高。而非遗博览园的一站式拍摄基地繁星大片场,内置了100多种常用场景,让剧组可以‘足不出园’完成绝大多数戏份,大幅减少了转场时间和运输费用,制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园区的街景、广场、建筑等都很有特色,为剧组拍摄提供了优质的现成外景,无需额外寻找或协调,进一步节约了成本。”
接下来,还有更多的项目即将落地。开业仪式上,百戏繁花分别与光娱星影、大师短剧、蜀翔通航、战神影业四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光娱星影正式入驻繁星大片场,将开启直播等相关业务;大师短剧与百戏繁花将深化内容合作布局,联合打造28部精品短剧;蜀翔通航飞行基地坐落于洛带古镇旁的驼峰机场内,不仅可提供真机驾驶体验服务,还能满足各类真机场景拍摄需求,未来将为片场提供飞机,低空飞行器等道具用作拍摄,进一步丰富剧组拍摄资源。

除了室内片场,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还有海量室外取景地,是短剧拍摄的天然影棚。川西民居特色的安志里适合拍摄充满年代感的短剧;西城事广场旁的大道可拍摄行车时的动感镜头;园区内的婚姻登记处更是成了“网红取景地”,至今已接待十余个剧组。一步一景,场景衔接自然流畅,为创作者解决拍摄场景痛点,真正实现“一站式”拍摄。
短剧赋能文旅
探索文商旅深度融合新路径
在非遗博览园内,随处可能偶遇剧组拍摄,见证短剧作品诞生。非遗博览园运营方成都西锦时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剧组来到繁星大片场拍摄,除了满足短剧剧组的多元化拍摄场景需求外,繁星大片场还提供摄影器材、灯光、道具租赁等全流程服务,减少拍摄成本,享受短剧拍摄“一站式”服务。

园区还配套建设了青年旅社、酒店和价格亲民的共享食堂,为剧组吃住行提供便利,观众在追剧的同时被“种草”园区,商户则获得更多曝光和客流,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此外,‘繁星大片场’App也将于近期上线,这款App集剧本征集、演员招募、拍摄制作等内容于一体,剧组可一站式解决拍摄中的需求,进一步打通园区从前期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发行的微短剧产业链。”
其实,非遗博览园的天然优势早已吸引众多剧组。此前,黄晓明、谭卓主演的《紧急公关》,佟大为、王佳佳领衔主演的《遗忘的时光》等作品均在此取景。园区独特的非遗气质与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相碰撞,焕发出鲜明的时代气息,这正是剧组选择在此取景的重要原因,也充分展现了影视、传媒与文旅的跨界融合魅力。

依托这一优势,非遗博览园正全力打造“短剧赋能文旅”模式。“非遗博览园不仅有繁星大片场,整个园区本来就是一个文旅景区,有很多场景都能供剧组取景拍摄,我们正在探索‘短剧+文旅’的新模式。”非遗博览园运营方成都西锦时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短剧拍摄盘活了非高峰时段的景区资源,剧组入驻可以有效带动园区的人流量,“剧组还能以园区商家为拍摄背景,与商户进行联动,两者相互赋能,帮助商家增加收入,实现双赢。”
立足市场风口
打造城市文创新地标
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达634.3亿元,用户规模将突破6.96亿,全年超1万部短剧开机需求待满足。繁星大片场的落地,既契合市场增长趋势,也与青羊区推进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路径高度契合。

此前,成都传媒集团下属的成都八角沃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湖南予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1年内生产各类型网络微短剧100部,而且都会在非遗博览园取景拍摄。
青羊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微短剧拍摄基地承担“城市文旅推广者”角色,通过优质作品植入地方旅游资源,可创新打通“人、货、场”链路。“微短剧+文旅”全产业链模式将构建数字文旅影视生态,整合多元消费场景,打造微旅行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文商旅综合体,为区域发展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