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企业签约!“成都造”科技产品即将走上世运赛场
距离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开幕已不足一个月,成都进入“世运时间”。7月10日,“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举行。活动搭台,正有一批“成都造”“成都创”科技成果加速融入成都世运会。
应用场景精准对接
“成都造”科技成果将走进世运会
截至目前,“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已举办4场,专场供需对接活动场场有落地实效——不仅精准链接成都世运会丰富的应用场景与“成都造”的前沿科技成果,并加速了科技赋能成果在世运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的落地应用。
以供需对接活动为互联互通平台,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企业,带着最前沿的“成都创”科技成果,从创新一线走向世界级赛事场景,为成都世运会加速赋能。活动上,举行了成都世运会捐赠合作企业签约仪式。现场,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交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企业与成都世运会执委会宣传部(开闭幕式部)签约。
“我们的服务机器人将提供配送、零售、巡逻等服务。这将是首次在国际顶级赛事中部署人工智能末端配送系统。”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翔介绍,越凡创新计划在世运村部署配送、零售及巡逻三大类,共计10余款机器人产品。
“前期我们多次参加市科技局组织的世运场景对接活动。正是通过‘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系列活动搭建的平台,我们与执委会多个需求场景进行精准对接,最终促成了机器人产品在世运场景的应用落地。”刘翔说道,“通过参与此次世运会,我们将积累宝贵的国际赛事保障经验以及超大园区末端配送经验。这不仅将赋能未来更多赛事,更有望推动智能化配送成为国际顶级赛事的‘标配’,让‘成都造’的机器人技术和产品更好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此次签约的另一家企业,成都市英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将为世运会增添独特的空中视角。“这次签约的主要内容是‘空中看世运’低空飞行服务。我们公司自研的全球首款可折叠、可换电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英武旋影S-one,将其应用于世运会期间的空中低空游览、低空运输以及飞行表演等场景。”成都市英武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殷鹏表示。
殷鹏特别提到,“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赋能世运场景供需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体育+科技”应用场景的更多可能性,“正是在主办方的助推下,我们了解到世运会的项目需求与机遇,并进行了对接,成功将产品落地到世运会这个世界级的赛场。”殷鹏继续说道,“世运会不仅是向全世界展示成都科技创新实力的窗口,同时也是助力企业提升国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宝贵机会。”
对接交流忙不停
消暑、观赛……这些“科技神器”来啦
人形机器人稳步行走,四足机器狗作揖行礼,运输机器人驮着一箱矿泉水展示负重能力……活动现场展示区,20余款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带来科技感十足的体验。
只需要两三分钟,气温能降低到零下120度到零下160度,现场,一台名为“低温冷疗舱”的设备前围满了体验者。
“这款设备名为‘低温冷疗舱’,主要应用于运动康复领域。”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极短时间内将舱内温度降至超低温,使得人体毛细血管迅速收缩,有效缓解肌肉酸痛、促进身体深度放松与恢复。”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带来了降温帐篷、降温棒球帽、降温马甲等一系列产品,吸引了不少人上前询问对接。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实验室基于光谱调控的被动降温技术研发的产品,能有效减少太阳光热和增加热辐射散热,实现被动降温,可谓是一款“消暑神器”。
“以我们的降温帐篷为例,在晴朗的天气情况下可以较同类产品降低温度至少5℃,能极大地缓解高温天气户外人员的不适感。”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目前实验室已成功打通降温产品量产的堵点,“接下来,产品有望在更多场景下得到广泛应用。此次,实验室也将把一批降温产品投放到成都世运会相关赛场上,这不仅能为赛场提供服务,也可以帮助我们团队收集数据及用户体验,不断优化升级出系列产品。”
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在世运会场景应用落地。现场,四川新富递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宜云智能网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空御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推介,展示了科技赋能世运会的具体路径和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