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 强“四力” 助发展丨凉山普格:提产增效“薯”当先 探索农业高产高效“升级路径”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目前,正值马铃薯春播最佳时节,凉山州普格县各乡(镇)马铃薯春播工作正有序开展。

产业升级促发展 联农带农稳增收

三月的普格,春风拂面。走进螺髻山镇特补乃乌村的“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记者看到起垄机正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土地被翻耕得整齐有序、线条分明。

“这一段种子稍微密了一点,间隔再大一点……”

“复合肥可以再多给一点……”

田间忙碌的村民们正几人一组在县农技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施肥、下种、盖土……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

据了解,2024年,普格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85万亩,总产量达到13.62万吨,被列为全州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建设推进县。今年,全县马铃薯种植工作的重心就是推广开展万亩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建设。

特补乃乌村“天府粮仓·百县千片”马铃薯高产示范基地总面积1170亩,以高山紫色马铃薯新品种西芋7号为主要种植品种。2024年,基地百亩超高产技术攻关片平均亩产达到2826.6公斤,千亩高产展示片平均亩产1974.98公斤。作为今年万亩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的重要种植区,自三月初基地马铃薯种植开始以来,县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在地头和村民们一起忙碌。

产业兴,农民才能富。近年来,普格县持续加大对马铃薯种植产业的扶持力度,在种薯、农药、肥料、农业机械装备等方面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短板强弱项”,积极培育乡村富民产业,并将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特别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增收挂钩,确保产业发展造福农民群众,多渠道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我们基地全年用工人数在4000人/次左右,90%以上都是周边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基地全年的劳务费支出在60万元以上。”基地负责人赵英英告诉记者,在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激励下,基地今年要全力开展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种植,在基地增产增收的同时,发挥好联农带农作用,让周边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劳动获得稳定收入。

科技赋能 良种增收

绘就普格农业绿色高产高效新图景

螺髻山镇特补乃乌村村民瓦扎子吾的潘昌家庭农场也是今年全县万亩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的种植区之一。他和合伙人这两天正忙着抢抓农时进行马铃薯的备耕备种。成堆的马铃薯种薯整齐地堆放在院子中间,种植工人正动作娴熟地将一个个饱满的种薯切分成块。

今年推广的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种植项目,让瓦扎子吾信心倍增,他将农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00亩扩大到了480亩。

绿色高产高效推动的不仅是产量提升,还有品质的提升。近年来,普格县加大对马铃薯种薯的培育攻关,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之路。在国家科技特派团、西昌学院及省、州农科院等诸多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从马铃薯品种升级入手,引进宁蒗5号、西芋7号等高产优质品种,通过几年来不断的小面积示范种植和高产攻关,培育出了更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在全县进行推广种植。

“今年,我们全县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选择了两个优良品种,一个是宁蒗5号,另一个是西芋7号。这两个品种都是通过我们几年的试验示范种植后选择确定的推广品种,产量高、品质好,市场口碑不错,卖价也高,能够帮助我们农户增产增收。”县农技站副站长马阿宝介绍,“我们通过统一提供优良品种和技术指导,确保2025年全县马铃薯平均亩产达到3300斤,增幅达到5%以上。”

瓦扎子吾也满怀期待地告诉记者:“今年我家要种480亩马铃薯,希望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支持和帮助下,能够让我们的农场提高产量,增加我们今年的收入。”

目前,全县马铃薯春耕春播正在陆续开展中,预计在3月20号以前完成全县马铃薯播种工作。普格正全力以赴,不误农时,确保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从“扩面积”到“提质量”,普格县以马铃薯产业为突破口,通过优良品种供给、激励政策支持和统一技术指导等要素的强有力保障,让今年全县马铃薯的稳产增产基础更加牢靠,走出普格农业转型升级的全新路径,为全县产业升级提供可复制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