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引、入驻、投用…成都一批项目迎来新进展!

成都东部新区云动聚乐科创产业园一期即将投入使用;联东U谷·成都高新电子产业园已入驻30余家高能级企业;青城山下科创园区招引近30家企业,90%的企业明年一季度入驻运营……时至年末,成都开足马力冲刺四季度,全力以赴打好“收官战”,一个个项目迎来新进展。

云动聚乐科创产业园

园区一期即将投用

作为成都市首批建设的未来公园社区,云动聚乐科创产业园正全面开展招商工作。“这是一个集办公、会议、住宅、商业配套及社区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未来智慧产业复合业态社区。”成都东部新区工作人员介绍说。

图片

园区位于成都东部新区三岔TOD城市核心区,距地铁18、19号线三岔站约800米,距天府国际机场直线距离仅15公里,实现20分钟快速链接国际空港,30分钟到达成都主城区。园区一期即将投入使用。接下来,将规划建设高品质酒店、临湖办公区、住宅及人才公寓。

同样正在进行招商的还有位于成都东部新区简州新城的新经济产业园B区,这里物料运输便捷,可快速连接成渝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和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成简快速路,也可通过养马河火车站经成渝铁路通达全国。

成都东部新区工作人员说,目前东部新区多个产业园已陆续开始招商,东部新区将着力提质园区公服配套、风貌形象,推动实现“特色立园”。

联东U谷·成都高新电子产业园

30余家高能级企业已落户

据联东U谷·成都高新电子产业园消息,目前该园区已落户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高能级企业30余家,一期项目整体去化率已达70%,二期建筑面积为3.4万平方米,预计将于明年中旬投用。

图片

联东U谷·成都高新电子产业园由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发建设,聚焦“芯、屏、端、网”,锚定上下游配套产业实现建圈强链和高质量集聚。项目总投资17亿元,将打造成聚合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中试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生产企业总部、产品展示和生产配套功能为一体的标杆示范性电子产业综合体。

“截至目前,一期项目已投运,二期项目正在建设中。”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产发总监曹欢介绍,项目自去年8月交付使用,截至今年12月,已入驻企业30余家,其中包括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以及生产配套的服务型企业。“目前我们按照产业规划的总体方针落实产业招引,已基本形成上下游产业链的配套计划。”该负责人介绍说。

青城山下科创园区招引近30家企业

90%的企业明年一季度入驻运营

走进青城园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典雅。据了解,天府软件园青城园区正建设IC设计研发中心、低空经济产业研究中心、数字文旅产业研发中心。

“依托高新区产业科技创新资源和都江堰市人文生态优势,聚焦文化旅游、医疗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产业方向,目前园区已注册落地企业近30家,同时积极培育更多的‘镇园之宝’。”成都高都公司设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加快推进装修收尾工作,预计明年一季度,90%的企业将完成装修、进行入驻、开始正式运营。

图片

为给企业服好务,园区设立企业服务专员,一个企业对应一个服务专员;建立五大服务体系,确保企业引得来、留得下、过得好。同时,园区还推出“企业服务包”、设立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等,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解决融资难题。

“新产业发展需场景支持。目前,公司与沃飞长空等公司合作,探索低空文旅应用,计划设立合资公司开展低空载人观光业务。此外,我们还引入科技文旅企业,帮助其拓展市场,协助其深挖都江堰文旅市场。”该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下一步,园区将重点围绕龙头企业培育,完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全面激发园区发展动力活力,致力于打造集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文化传承创新地和顶尖人才聚集地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区)

B01地块1-1标段主体结构施工完成

航空航天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当前,成都未来科技城正加快推动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成都打造千亿级卫星产业集群发挥支撑作用。

近日,记者从成都未来科技城获悉,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8.2万平方米,主要包括航空电信技术研究中心、通用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油料适航研究中心等11个中心;空侧科技示范验证基础平台、陆侧科技示范验证基础平台等4大验证平台,模拟验证机场、模拟跑道和滑行道及科技示范验证楼等。

图片

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B区)-效果图

目前,B01地块1-1标段主体结构施工完成;B01地块1-2标段、B01地块二标段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B02地块航站楼标段主体结构即将完成。

建成后,这里将为成都未来科技城打造临空高端制造产业聚集区、高端人才聚集区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提供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协同创新组织动力,构建临空经济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增540个学位!

怡心第一实验学校扩建工程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今年以来,双流区全面推进集总部基地、科研教育产业办公、创意园区、生态公园为一体的天府怡心湖项目建设,其中,教育配套重点升级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12月19日,记者前往位于怡心街道华剑路与锦江路四段交汇处的怡心第一实验学校扩建工程现场进行了打探。

图片

项目施工现场

“扩建项目重点打造一栋近6000平方米的综合楼和一个可容纳480人的多功能报告厅。”项目施工方负责人罗云告诉记者,目前综合楼1到5层的砌体工程已竣工,施工团队正在进行6层和屋面层的砌体作业,后续即将步入内外墙的装饰装修阶段。“整个项目预计明年5月全面完工,9月正式投入使用。”

图片

新扩建的综合楼和多功能报告厅效果图

据了解,怡心第一实验学校自2020年9月建校以来,致力于打造高起点、高品质的九年一贯制公办新体制学校,有效缓解了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紧缺的局面。“学校最初设置有54个教学班,2520个学位,主要服务于红瓦、河池等5个社区,覆盖人口近7万人。”怡心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助理夏泽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学校的教育教学场地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们的需求,通过扩建项目,将有效解决学位紧张的问题。

据双流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双流在怡心片区已启动实施10个教育类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新增幼儿园学位1710座、小学学位5240座、初中学位4700座以及高中学位3000座,进一步完善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满足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资料来源:投资成都、双流发布、成都未来科技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