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万企 解难题 优环境 促发展|纾困解难 企业堵点被打通
以企业之“进”,服务经济之“稳”,今年9月以来,我市“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全面铺开,从人才引进到供需对接,从提供应用场景到拓宽销售渠道……一个个曾束住企业手脚、绊住企业发展的难题被打通、被解决。
12月26日下午,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事业本部副总经理吕显波早早来到会场,兴致勃勃等待着活动的召开。他所参加的这场活动正是“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成渝地区轨道交通企业供需对接活动。
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事业本部副总经理 吕显波:这次活动我们确实期待比较久了,我们是以轨道交通安全监测产品为主要产品的高科技公司,前期也是通过政府这边组织的“进解优促”为我们企业销售拓宽合作思路,有机会和重庆的中车长客进行合作的签约。
吕显波的期待在活动中结出了硕果,他所在的公司与重庆中车长客顺利签署战略合作,接下来,双方将在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方面共谋发展。
成都运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事业本部副总经理 吕显波:我觉得这种活动对我们企业产业上的协同是有非常好的帮助,对企业后期技术研发、市场推广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高质量发展产品供给清单》、《重庆市轨道交通产业链名录》,这也为更多的成渝双城轨道产业上下游企业打通了供需渠道。
中车长客股份西南区域总经理成都中车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 于立军:“进解优促”这项工作能及时解决企业的困难,过去我对一些企业也不是很了解,今天的这个对接会对我们企业未来配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进解优促”——有需必应 市场信心被点燃
这场活动只是我市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的一个缩影。自“进解优促”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全面铺开以来,我市分别从“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4个方面,出真招实招为企业解决难题。9月中旬,青白江区经信局等相关部门在实地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针对其所生产的氢能源重卡汽车,需要进一步拓宽市场。10月中旬,一场聚集了200多家企业的新能源商用车展销会就直接开进了重汽成商的生产车间,现场700多台新车订单也让企业直接在四季度“超额完成任务”。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青:通过这次政府相关部门的调研、走访,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也得到了及时的响应,这场供需会就是对于我们前期提出的问题,包括我刚才说到的难点得到了正面回应。
数据显示:“进解优促”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开展至12月27日,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5.98万户,线上线下联动收集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建议1.94万个,办结1.93万个,办结率99.05%。
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除叩门问需之外,一系列交流平台被搭建,改革创新举措被探索。比如,相关部门了解到不少企业对中试项目缺乏明确的规定表示困惑,一些中试项目始终得不到审批。市科技局、市应急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联合开展工作,主动向企业问需,为这一共性问题寻找创新突破口。
成都市应急局危化处副处长 杨海静:建议把现有产业目录和建设项目没有明确的中试项目纳入科研项目,我们成立一个试点化运行的工作专班,积极对接国家、省、市层面的如发改、经信、应急等相关的政策,积极争取部委政策支持。
突破惯例、打破常规,用制度创新解决共性问题,促进改革发展,“进解优促”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据统计,全市各市级部门以及区(市)县已创新探索出100余项长效工作机制,以保障企业服务。它们既保障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也保障了对企业的“有需必应,无事不扰”。
“进”是方法,“解”是措施,“优”是保障,最终目的和工作核心是促进经济发展,更长远影响着城市的进步。未来,“进解优促”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将继续走深走实,总结出更多的改革和创新,为企业服好务,为发展作贡献。
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督查处处长、成都市“进解优促”服务工业企业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人 李坦:我们创新打造“进解优促”工业调度平台,坚持问题汇总研判、转办不过夜,实现问题收集、诉求办理、企业反馈、跟踪问效一网通办,黄橙红三级预警一键跟踪,确保问题快速响应、精准解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解决企业诉求为核心,以改革创新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实现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新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