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深观察|在大型影视文化活动中 看成都影视产业的“崛起密码”
3月14日,“我心中的人民”—2024年度人物形象展示活动在成都圆满落幕,这已是该活动第二次在成都举办。今年的活动包含了“扎根沃土、百花绽放——电视人走进成都影视城”“‘我心中的人民’——电视人对话成都”“‘蓉城印象·影动未来‘成都影视对话交流活动’”等内容,完整展现了系列活动的人民文艺观以及成都影视产业的澎湃动能。
今年的活动有哪些亮点?为何大型影视文化活动会接连落地成都?今天就在落地成都的影视活动中,看成都影视产业的“崛起密码”。
实地探访+现场座谈
影视大咖感受成都影视产业发展脉动
成都影视的产业活力,早已通过春节档的银幕与观众产生共鸣。“成都造”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不断刷新纪录,其背后正是成都影视城作为四川影视产业“一核多极”核心引擎的强力支撑。3月13日,演员曹翠芬、岳红、刘之冰,编剧张强,影评人李星文等影视工作者实地探访了成都影视城。
影视城中最新的影视技术、亚洲最大的摄影棚让影视工作者们不断感叹成都影视产业的迅速发展。刘之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来过成都拍戏,当时就喜欢上了这里,他表示:“作为外乡人,我能清晰看到成都城市的发展和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参观结束后,影视工作者们纷纷建言献策,认为成都影视城可以从剧本孵化的扶持、影视人才培训、落实扶持政策、宣传推广等方面继续努力,打响自身的名气。
在交流和对话中,影视工作者们也被成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所吸引。张强和成都结缘良久,创作过多部关于四川的电视剧,去年他担任总编剧的电视剧《走向大西南》在央视播出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里是文学沃土和文艺沃土,我在这里汲取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和源泉。”这位擅长重大革命题材作品的编剧,也特别看好这里的红色革命资源,“我们要开掘寻常人家的生活故事,也需要更多的红色故事来继承和传承,所以我也愿意在以后的创作中继续开掘这样有温度的好故事和大家分享。”
作为成都走出去的演员,回到家乡的岳红分外激动,她表示成都的城市气质就是开放包容的,成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优美的景色,“人杰地灵的成都,在生活、文化方面都可以滋养影视创作,希望更多创作者带着剧本带着创意带着钱来成都拍戏。”
对于成都影视的下一步发展,众多影视工作者认为,唯有深入烟火生活、深挖地域文化,才能孕育出下一个现象级“成都故事”。
硬实力+软环境
促使大型影视文化活动接连落地
除了“我心中的人民”——经典人物形象系列活动,近年来“百花奖”“FIRST影展 ”等大型影视文化活动也纷纷在成都举办。
它们为何会选择成都?
《大众电影》社长郑阳曾在接受看度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百花奖之所以选择成都,从硬件上来说,作为一个大都市,不论是影院还是酒店,成都都有满足举办百花奖的条件。从软件上来说,成都是全国很大的票仓,这里的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休闲方式,看电影无疑是其中一种,所以成都也具备了观众基础。
正如郑阳所言,成都拥有举办大型影视文化活动的硬件,不仅是交通、酒店、影院等基础设施,还有影视设施的“硬实力”,以成都影视城为例,目前园区拥有52个演播厅、208个录音棚、2000多台高清和超高清摄像设备、4000多套后期制作设备,以及亚洲第一大摄影棚——“视界一号”。强大的硬件条件,吸引了成都广播影视集团以及打造出《三体》的灵河文化、联瑞影业、春光好传媒等企业入驻,黄晓明、郭帆、陈思诚、姜文等众多知名演员、导演也在此落地工作室,这些都是举办大型影视文化活动的坚实基础。
成都影视城 图据天府郫都
再看“软环境”,成都是名副其实的票仓城市,以2025年春节档为例,成都以2.18亿元票房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不俗的票房数据背后,是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开放包容、创新时尚的城市特质,让成都市民有了较高文化艺术追求,为这些影视文化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观众群体。
此外,成都拥有超10万影视行业从业人员,22万影视专业在读生。这些专业的影视人才,为成都影视文化产业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量,也让这些影视文化活动在专业的碰撞中更加丰富多彩。北京九野时代影业有限公司制片人殷晓野参观完成都影视城后就坦言,成都影视城很大的优势就在于背后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影视作品创作提供更多便利。
图据成都影视城
政策加持+产业集群
“成都造”影视文化作品爆款频出
不仅是重大影视文化活动频频落地成都,近年来,“成都造”影视文化作品也爆款频出。
《我的姐姐》《爱很美味》《小小的我》等影片来成都拍摄,让望平街、鸳鸯楼、新都桂湖公园、玉林东路的咖啡店等地成为影视打卡热地;《哪吒》系列电影巧妙融合了古蜀纹饰、火锅等成都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这些影片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成都这座兼具历史与现代的城市为影视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也为影视产业的发展带来勃勃生机。2024年,全市影视相关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533.31亿元,影视企业突破3000家。在项目方面,签约中国喜剧梦工厂等重点项目14个、总投资54.46亿元;新招引影视企业115家,入驻行业头部企业6家;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上还签约重大项目128个、总投资超170亿元。
《哪吒》系列电影诞生地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
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成都在影视文化领域深耕多年。
近年来,成都将文创影视产业纳入城市发展战略,出台《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三年行动计划》《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等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动漫、影视等领域,提供税收减免、项目补贴等优惠,降低企业创作成本。就如2013年《哪吒》系列电影主创公司可可豆动画刚入驻成都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时,相关部门就对其进行包括房租减免、技术共享、业务对接等扶持,帮助他们走过创业初期的生存难关。
各个区域也根据自身特点,全力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以成都高新区为例,重点突破优质内容IP培育和内容分发平台引进的难题,包括依托天府长岛打造影视产业聚集区,培育动漫、影视特效制作产业集群,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超级IP;围绕腾讯视频、爱奇艺、抖音等布局头部平台内容分发业务,带动长、短视频创作发行。
成都影视城则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将立项备案预审、成片资料预审、预审咨询专家库设立等省级管理权限下沉至园区办理。同时,高水平运营“拍在成都”服务平台,落地“拍在四川”平台,整合全省全市外景、地标、车辆、酒店等资源,为剧组提供勘景选景、服化道器、餐饮住宿等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目前已有超过400家影视文创企业落地成都影视城,涵盖影视上下游产业链,影视拍摄制作产业链已然成型。
图据成都影视城
今年春节,《哪吒2》横空出世,给世界带去了“成都造”的震撼。接下来成都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影视产业发展,让更多“哪吒”得以涌现?
成都影视城管委会主任何玉建说出最新计划:成都影视城正加速构建“科技影棚+实景片场”双轮驱动发展模式,以5G+4K/8K为发展方向,追求纤毫毕现,并将“全类型棚拍+全流程制作”作为建设目标。据了解,成都影视城同时也在规划建设数字影视中心、数字文创街区、科幻影视街区,形成立体式的产业载体空间,持续为成都乃至四川影视注入创新动能。
此次参加“我心中的人民”—2024年度人物形象展示活动的嘉宾都不约而同提到“成都是一片沃土”“成都是一个造梦之地”。当镜头对准未来,成都或将重塑中国西部影视产业版图,届时会让每一个梦想都闪闪发亮,让每一帧光影都变成城市生长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