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深观察|经济文化民生齐发力!2025成都这样蓄势
3月1日,成都市两会胜利闭幕,在春风的吹拂下,整座城市也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气息。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委员的建议和提案里,高质量发展、蓉品出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等热词,释放出改革发展的强劲信号。
来到“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成都如何多维赋能高质量发展?来自市两会的“成都答案”,是尽显担当的真知灼见,是“敢作善为抓落实”的决心。
经济提质
蓉品出海“扬帆”,科技引领构建产业升级闭环
2025年,成都提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新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中,出川出海这一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产业发展热潮在蓉城大地处处升腾,为“成都造”品牌注入“创新引擎”,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成都正瞄准高质量发展积极发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委员们都很关注‘蓉品出海’这一主题,其中有农产品,也有成都本土的文创产品。”在两会期间举行的“委员·局长面对面”活动中,成都市商务局外贸运行处处长吴晓星告诉看度新闻记者。聚焦绿色建材产能过剩的问题,政协委员马平带着问题来到两会现场:“我们如何更好地借助‘一带一路’政策,让大型绿色建材能顺利出海?”市口岸物流办党组书记、主任曾虎则为其亮出“路线图”:为大型材料出海成立问题专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源头一站式解决问题。
成都国际铁路港
近年来,蓉品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成为经济体制发展的“助推器”。2024年,民航成都物流技术有限公司的“大型机场行李处理系统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取得了400万元的资金扶持。人大代表杨秀清正是该公司的总工程师,她表示,在资金扶持的同时,政府提供的首台(套)保险亦赋予了产品试错空间,助力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征程中轻装上阵,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去年我们营收超9亿,明年有望超过10个亿,期待将‘成都造’的航空物流的装备产品推广到北上广等全国各地。”
同样在去年取得好成绩的,还有位于成都新津区的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市人大代表,公司创始人伍大成告诉记者,去年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一成果离不开与国际积极接轨的尝试。“在科技项目的申报方面,成都给予了一定政策扶持。我们也将更多精力投入了科技研发中,力求形成核心技术成果。”他希望,前期的铺垫工作能够促使“成都造”核心技术于国际市场涌现更多应用案例 。
酒香也怕巷子深,推动高品质蓉品出海“扬帆”,还需广阔的进出口渠道。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以:“深化‘蓉品出海’,政企联动实施拓市场促交流活动,积极探索‘保税仓+直播’‘跨境电商+产业带+海外仓’新模式,新增外贸实绩企业500家以上,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1400亿元以上,服务贸易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让更多成都产品和成都服务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回应了大家的关切,给成都本土企业产品走出去注入了信心。
文化赋能
本土IP崛起,实体经济和消费市场日益繁荣
两会期间,“成都造”电影《哪吒2》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强、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大热IP也成了代表委员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才能孵化出像‘哪吒’这样的文化知名ip,向世界传播天府文化。怎么将文化发展成受全世界欢迎的品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政协委员巫丽平呼吁。
“建议抓住机遇,把数字氛围‘搞起来’。”政协委员彭彤认为,目前,文创产业作为全球领先的前沿产业,成都应抓住机遇、提前布局。具体来说,他建议在离《哪吒》系列电影制作基地----成都可可豆动画较近的锦城湖公园设立更多的数字文创作品展览,展出机器人雕塑、动态交互流媒体等,在周边形成动漫产业氛围,这样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企业“落户”成都,将数字文创产业做大做强。
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国际时尚联合会主席唐岚也有自己的见解:“‘哪吒’ IP 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建议在潮服、高定、首饰等相关产品领域创新发展。”唐岚表示,打造时尚 IP 平台是促进消费的关键。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都应借助平台优势激励更多品牌的“首发”“首秀”落地,形成集约化的创新中心,使企业高效快速推出优质品牌或 IP 联名产品,为消费者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消费品。
创意设计要与实体经济、现代生产生活、消费需求对接,对此,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诗婢家执行董事柏添深有体会。他曾带领团队将张大千的水墨画开发成了限量版的波普版画,作品一经亮相就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上百万的原作进行二次开发后,消费者只需要几千元就可以买到限量版的版画,虽然属于比较初级的应用,但正是通过这样的产品开发,才将民间的书画馆藏资源利用了起来。”如今,柏添正在探索“短剧+非遗+消费”新模式,让川剧、蜀绣、竹编等丰富的非遗资源“活起来”,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链接,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 “文化动力”。
2025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成都将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数字文创IP。以文化赋能、以产业为基础、以消费为牵引,成都培育更多现象级文创IP的目标指日可待。
民生为本
关注细微之处,描绘高品质生活新图景
老百姓的吃穿用度、住行医教,是每年市两会关注的 “焦点”。
“大哥(袁学民)关注高中教育,我本人是在大学研究心理学。我们‘兄弟俩’都很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两会期间,政协委员袁加锦“邂逅”了教育一线工作者袁学民,两名委员齐心合力,共谋成都教育发展。“这次我准备了一份关于推动基础教育领域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提案。”袁加锦向记者介绍。
政协委员邓凯表示,随着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预制菜的界定标准与公示要求仍不明晰,作为享誉世界的美食之都,成都可作为试点城市,率先探索有效机制体制,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推动餐饮行业的长远发展。“市场监管局的负责人告诉我,他们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正在联合多部门共同讨论应对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针对市民关心的治堵问题,两会期间,人大代表与成都市6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展开对话,共谋良策。“依托智慧蓉城交通分中心建设,成都智慧交通日均接入数据量超过6亿条,视频超过33万路。”“目前已经分5批次调整了30个三环路主辅道出入口,以减少因出入口设置不合理对主辅道交通的影响”,代表们不仅聚焦具体问题的“治标”,也关注交通堵点背后的“治本”。
“小切口”能解决“大问题”,“小投入”能改善“大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成都以“畅行成都”“绿色成都”“宜居成都”“宜业成都”“有爱成都”“健康成都”“优教成都”“活力成都”“便民成都”“平安成都”十个主题37项具体民生实事措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
春日已至,蓉城的花缀满枝头,恰似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希望,在暖风中摇曳生姿,每一朵都承载着对这一年的美好期许。
新征程催人奋进,新使命重任在肩。今年成都市两会明确了诸多成果与方向,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三中心一基地”核心功能,锚定“八个着力”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成都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为你、为我、为2100多万成都人民写下2025年的新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