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度深观察|“最强大脑”构建算力生态 澎湃算力激活成都新动能

2024年成都两会特辑

算力就是数据处理能力,已集中应用在工业生产、天气预报、城市治理等领域。

成都超算成都造,成都在我国超算产业领域已经具备相当好的产业上下游基础。

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自主可控等方面努力,成都将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算力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月31日,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集体学习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释放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信号。2月1日,2024年成都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今年成都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方面,要提质构建“超算+智算+云计算+边缘计算”算力供给网络,建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拓展“算力券”应用场景,争取落地国家级算力调度中心。

AI时代来临,大数据、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推动中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算力作为其中重要环节,它将如何影响大家生活?如何赋能成都高质量发展?2月3日,《两会“云”客厅 成都上“新”了——看度新闻2024年成都两会融媒体特别策划》邀请到中国电信研究院网络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雷波,成都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参政议政专委会副主任、成都数据集团数据运营部副部长徐忠波,共同展望成都的大数据超算产业如何领跑成都的未来。

????1.jpg

算力就是数据处理能力

成都在超算产业领域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看度新闻:成都的超算产业发展得怎么样?

徐忠波:近年来,成都的超算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于2020年8月完成一期峰值性能 170PFLOPS的超算系统建设,2021年6月被科技部纳入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序列,填补了西部地区的布局空白。同时,超算中心围绕科技创新、城市治理、产业赋能和社会民生四个主要方向,积极开展超算产业生态建设,打造数算产业高地,对照2023年11月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成都超算主机实测性能仍然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主机系统采用了成都海光公司设计的国产C86架构海光CPU和加速器DCU,实现了“成都超算成都造(每颗芯片上都印有designed in Chengdu)”。此外,全国超算中心有多家都采用了海光CPU+DCU技术架构,也说明了成都在我国超算产业领域已经具备相当好的产业上下游基础。

看度新闻:对很多人来讲,“算力”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通俗理解“算力”?它和大数据又是什么关系?

雷波:从字面意义来讲,算是计算,力是能力,算力就是计算能力,也是数据的处理能力;从应用角度来讲,算力是一个具有行业属性的词,以前大部分的算力应用集中在工业生产、天气预报、城市治理这些领域,如今随着算力普惠行动的推进,算力逐渐生活化,例如手机的指纹解锁、上下班的人脸识别,背后都是通过算力“算”出来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算力不仅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点,也催生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数据显示,算力每投入1元,将带动3~4元GDP经济增长。同时,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后的主要经济形式,数据积累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没有强大的算力支持,就无法从海量数据里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也不能实现智能语音客服、专家系统、ChatGPT等新型应用。可以说算力是大数据的基础设施,没有算力,大数据的价值就不能充分挖掘。

WechatIMG1312.jpeg

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 图据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官网

推动产业发展、助力城市治理

算力生态建设对城市生产力发展影响深远

看度新闻: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正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动能。成都的算力生态建设将为城市的生产力注入哪些活力?接下来,算力将如何赋能成都的高质量发展?

雷波:算力是当今产业数字化改革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数字经济的基石,算力生态建设对城市生产力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能够加速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还能够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其次,能够促进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打造完善的算力生态,能够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入驻,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产业的崛起。最后,有助于提升未来产业的竞争力,提前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使城市在未来产业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

看度新闻:成都的超算中心等算力产业如何为成都发展提供服务?

徐忠波:首先是为中科院、中物院等科技创新国家队提供算力服务,助力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实验室等大装置、大工程项目落地,以实际行动践行国家战略。

其次,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电子科技大学等高能级科研单位联合共建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在科研项目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跨界技术交流等方面深度合作。再联合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华西医院等高科技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技术课题攻关,在高精尖领域开展创新技术研发,助力成都数字产业发展。

最后在城市治理领域,为空气质量检测、城市内涝治理、山地灾害预警、超大规模城市交通治理等提供算力支撑和保障。

image.png

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 图据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官网

“算力券”为供需双方搭建精准对接平台

共同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看度新闻:日前,成都启动2024年度算力券申领工作,年度将发放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算力券,对于这样一项利好政策,从去年实施的情况来看,目前主要是哪些领域在使用算力券?

徐忠波:主要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企业在使用,算力券在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鼓励创新发展方面有积极作用。去年有一家成都本土企业就得益于算力券政策,运用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的算力资源,成功开发了电商行业的大型语言模型,为电商企业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营销一体化解决方案。

看度新闻:成都大量发放算力券的意义是什么?成都为何要大力推动算力发展?

雷波:发放算力券既是政府层面为推动算力产业发展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需求主体降低算力使用门槛,提升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为算力供需双方搭建了精准对接的平台。

推动算力发展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推动算力产业,将有助于提升成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其次,算力产业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特点,能够吸引大量的人才聚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成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算力产业将进一步增强其影响力和竞争力;此外,推动算力发展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城市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看度新闻:近年来,成都不断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赋能城市治理,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算力如何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徐忠波:算力让城市运转变得更智慧,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方面,算力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在城市管理、政务服务、民生应用、产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底座作用;另一方面,算力是一种新质生产力,但光有算力也是不够的,还要有数据等新型要素的支撑。例如,2023年7月,我市组建了成都数据集团,将其定位为“运营数据要素,服务城市战略”,今年,我市还要建设成都数据公园等公共服务空间,将围绕高算力、大数据、强算法等方面,综合发挥新质生产力对于城市发展的支撑作用。

595f16d0707648a2929c760d279c7861.png

人才、生态、政策等多方发力

打造成都算力产业集群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看度新闻:成都在算力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徐忠波:目前,成都在算力领域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有一定差距。建议加强算力领域人才培养,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合作,开展人才培训和交流,出台相关算力人才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成都从事算力相关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虽然成都已完成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和成都智算中心两大算力平台建设,但随着发展需要,也许还会新建更大规模的人工智能算力资源。因此,基于国产芯片的算力软件生态建设亟待加强,软件算法与国产芯片适配的问题亟待解决。建议成都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相关软件算法对国产芯片适配研发,推动成都国产算力软件生态发展,鼓励相关研发单位与行业协会组织加强合作,推动软件与各行业场景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适应不同行业需求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看度新闻:对成都算力接下来的发展有哪些预测或建议?

雷波:目前成都聚集算力产业上下游创新要素实现多方联动,在算力方面形成了供需内循环体系,为算力高水平发展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开局。基于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和数字经济占比提升两个趋势,我对成都算力接下来的方向作出五点预判。

一是持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城市在算力领域的整体竞争力;二是推进算力产业自主可控,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自主研发算力芯片、服务器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打造自主可控的算力产业链;三是加强算力在科学研究、环境监测、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四是培养和引进算力人才,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聚集到成都;五是加强政策支持,出台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等,为算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成都的算力产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持续投入和不断创新。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自主可控、提升应用能力、培养引进人才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努力,成都将能够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算力产业集群,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QQ图片20240203152557.jpg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