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记忆㊽丝路名城的前世今生|成都丝织的教育与科技

0.png

成都的织锦工艺闻名天下,其背后的丝织教育与科技也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过去,丝织的生产技艺通过生产实践积累,由师徒传承。从清末开始,由于维新思潮兴起,人们开始大力兴办教育和实业,传授蚕业技术。 

光绪三十二年,四川农政总局在成都开设通省中等农业学堂,“以课蚕桑实为先务”,大力培养蚕桑人才。光绪三十三年,在省立高等农学校设蚕桑科,并设立省立女子制丝讲习所,举办成都女子蚕桑传习所。同时,一些开明人士也纷纷开设蚕桑传习所,设置植桑、育蚕、制丝等课程,培养蚕丝绸技术人才和教育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为系统培养蚕丝绸专业科技人才,成都创办了成都丝绸工业学校和纺织工业学校。同时,开展职工业余文化、技术教育,提高丝绸行业职工素质、技术水平,有力推动了全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积极开展技术革新,逐步实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1956年,成都市协兴染绸生产小组在坯绸精练技术上进行革新,将精练绸缎改为“竿练法”,产量提高一倍,质量也更好。1957年,成都蜀锦一社率先进行丢梭织机改为拉梭织机的技术革新;随后又试制成功第一台简易电动铁木丝织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在返丝、导纬、纺葛、织绸等主要工序上也广泛开展技术革新,应用于生产后,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工效,节约原料或劳动力,推动丝织生产的技术进步。 

而作为生产蜀锦的工具,曾经的木质花楼织机以人工作为动力的只能生产窄幅的四方连续的织锦,而不能生产宽幅和大花图样的织物以及产量需求越来越大而跟不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技术改革势在必行。60年代初,成都蜀锦厂的技术人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改高潮,在保持和保证蜀锦核心织造技艺不变并能生产出原汁原味的蜀锦产品。 

70年代中期,全铁织机全部代替了铁木织机。改革开放后,市丝绸工业系统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加快设备更新步伐,在技术改造、品种开发、电子科研和蚕桑基地建设等各方面都得到前所未有的进展。 

1987年是成都丝绸工业技改项目最多的一年,全年落实技改资金1322万元,更新设备100多台()。东方丝绸厂引进8台意大利剑杆丝织机、16台瑞士剑杆丝织机,扩大生产规模。成都丝绸厂重视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引进丝绸服装生产线生产“皇后”牌丝绸连衣裙,年销售8万件,占全市丝绸服装销售总量的80%以上,产品进入中国香港以及美国、西欧市场,获得省“引进服装生产线技术改造优秀项目奖”。 

现如今,四川茧丝绸产量已经占到了全国近5成,总产值1777.5亿元,从业人数超100万人。四川省商务厅也发布了《四川省茧丝绸行业“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意见》,计划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加快智能化装备研发,加大织绸无梭化和准备工序数字化装备投入,探索智慧车间(工厂)建设,形成丝绸行业的关键技术和拳头产品,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