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记忆之㊻丝路名城的前世今生|丝绸之路与成都丝织

0.png

丝绸之路是古代欧亚大陆东西方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除了大家熟知的北方丝绸之路以及近年来被热议的南方丝绸之路外,其实还有两条丝绸之路,它们同样也是贸易、文化交流的通道。 

丝绸之路不止一条。其中,草原丝绸之路,是从中原地区北上出关,进入北方草原,一路向西,过东欧平原,直抵欧洲。草原丝绸之路虽然知名度比较低,但依旧使在欧亚之间徘徊的游牧民族在贸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俄罗斯阿尔泰山乌拉干河畔的巴泽雷克古墓群内出土了不少中国的丝织品,丝织品中有大量的用捻股细线织成的普通平纹织物,还有以红绿两种纬线斜纹显花的织锦,和一块绣着凤凰连蜷图案的刺绣。经考古学者考证,这些织锦和刺绣应是蜀锦和蜀绣。由此可见,最早经由“草原丝绸之路”输送到北亚地区的中国丝绸,是蜀地所产丝绸,表明古蜀丝绸在中国北方草原地区与北亚地区文化交流中所居的重要地位。 

此外,还有“海上丝绸之路”,由南海经印度洋至西方。三国时期,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蜀锦东渡日本。日本女倭王派遣专使来朝赠送斑布,魏明帝回赠的礼物中,就有绛地交龙锦5匹,以绛色为底,加交龙花纹;绀地句文锦3匹,以绀色为底,加句曲花纹。经专家考证,这些珍贵的“国礼”都是蜀锦。 

唐代是蜀锦生产和输出的高峰时期,也是“丝绸之路”最鼎盛的发展时期。“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蜀锦大量远销南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许多国家和地区;另一方面也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这时期的蜀锦,大量出现波斯萨珊王朝最流行的图案纹样“珠圈纹”和“球路纹”,锦面的图案装饰和色彩应用更为灵活自如,加上晕裥彩条技术的提高,促使唐代的蜀锦生产技术进入一个全盛的历史时期。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拉381号古墓中出土一批公元8世纪的丝织品,其中有一双用蜀锦制作的“云头宝相花纹锦鞋”,装饰鞋面的是“花鸟纹锦",衬里用了一块“晕裥花鸟纹锦”,这块晕裥锦是中国丝绸染织工艺史上极为罕见的多彩晕裥经锦。此外,日本的正仓院是中国唐代丝绸在日本的终点,正仓院、法隆寺等都珍藏有“蜀江小幡”、“蜀江太子御绢伞”、“格子花纹蜀江锦”等唐代蜀锦残片。 

其实,“丝绸之路”这一富有诗意的美好名称,最初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公元188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这条丝绸之路一直是中国人民同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人民友好往来的桥梁,曾使古代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古国在相互沟通的过程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当然,李希霍芬所说的丝绸之路,一般指的是西北丝绸之路,是2100多年前,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后逐渐形成的这条历史古道。但实际上,我们也看到不仅仅只有陆上的一条西北丝绸之路,此外,还有草原、南方和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的长河中,蜀锦通过这些“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大量向外输出,促进丝绸产业的发展,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同时,我们也通过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看到,地理上的封闭性恰好促进了成都的开放性,推动了历代先民们为走出封闭的盆地进行了长期的不懈努力和奋勇开拓,从而使成都成为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及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成为汉唐时期中国对内对外开放的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