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蜀水物华新⑤|朵朵忍冬花 绽放映秀人民的新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来到四川考察,为四川发展把脉定向,在四川山水间、蓉城大地上镌刻了领袖的光辉印记、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看度新闻特别推出“巴山蜀水物华新——沿着总书记的四川足迹”主题采访报道,看四川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关怀和嘱托落到实处,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四川发展新篇章。第五期,我们走进阿坝州汶川县映秀镇,与村民们一同探寻“重生”之路,感受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沿着蓉昌高速,穿过高山,跨过岷江,便抵达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映秀镇。作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映秀镇不仅记录着过去,也承载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许,他如忍冬花一样,坚韧而顽强,在此新生。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映秀镇,实地考察了震后映秀的发展振兴情况并提出“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茶祥子映秀制茶坊,总书记关心发展茶产业带动群众致富的情况,还亲自体验酥油茶的制作流程……

映秀人民牢记嘱托,五年来,制茶坊从800平方米扩建至4000平方米,茶叶销售额达到480万,年收入增长60%。村民们依托制茶坊,实现了年收入近120万。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映秀的茶叶名声越来越响,走得越来越远。

c85f9cb6dab44df3ae71945d19fbe27d.png

茶香氤氲

沏出映秀致富路

一壶香茶,几声笑语,唤醒了映秀人的一天。

映秀人饮茶的习惯,源于汶川产茶制茶上千年的历史。一直以来,汶川都是川藏茶马古道(西路边茶)的重要节点。总书记当年来到的“茶祥子”制茶坊,坐落在映秀镇东莞大道上。每日,这里过往的游客络绎不绝,而“茶祥子”总会给人们备上一壶免费的热茶。

走进制茶坊,“茶祥子”茶坊创办人蒋维明便领着记者走向一楼的角落,“这是我们春夏两季收茶的地方,地方不大,它却连接了270户的家庭”。据蒋维明介绍,“茶祥子”的茶源大部分都来自于映秀镇村民上山采摘的野生金银花、绞股蓝和茶叶等,村民们每年都会把茶叶背到这里来进行称重、售卖。

6ae515a98b934013ac611054b5f1deb9.png

金银花又名忍冬花,它不仅气味芳香,近年来也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映秀镇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生长的金银花品质好,价钱高。现在映秀、漩口、水磨三镇近270户的村民靠采摘金银花等茶叶原料每年增收百万余元。妇女们也通过采摘金银花等茶叶每年为家庭增收三到五千元,蒋维明补充道,“情况好的甚至能够增收达到2.5万。”

对于蒋维明来说,他还有另一个身份:西路边茶(藏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十多年来,蒋维明在映秀恢复了四项制茶技艺非遗项目,其中就包括失传已久的西路边茶(藏茶)。

c74cfeb7eca34a27acc24afb48f7006a.png

总书记曾评价茶祥子“做得很有文化”并嘱托蒋维明要精益求精,做成名牌,为“一带一路”建设多做贡献。蒋维明因此备受鼓舞。

以茶为媒,链接世界。为了让映秀与世界相连,蒋维明建起了丝路非遗文创中心、一带一路中茶西饮评测中心、茶叶储存深冻库等。经过多年努力,茶祥子制出的茶产品卖到了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希腊等“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成为中国茶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茶的重要“载体”。“我还将继续打造‘地球茶仓’,以茶为媒,让茶与文旅结合起来。”蒋维明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美食飘香

火热餐饮启新生

重建后的映秀镇,屋舍俨然,奔流的岷江穿镇而过,也见证了小镇的新生。

映秀镇“老地方”餐馆老板胡良兵向看度新闻记者坦言,自己起初是不愿意面对映秀的,“地震后,我对映秀是有些抵触,之前开的两家餐馆都倒塌了。我出去创业了几年,但还是放不下这里,我的根在映秀。”

2012年,胡良兵重返映秀后,与家人一同开了一家新的餐馆,并取名为“老地方”。“现在客流量太大了,我们经常接待不下来,于是在2019年开设了新店。”一到饭点,“老地方”餐馆里就挤满了食客,胡良兵表示现在每天老店能接待30桌,新店接待近70桌。

“老地方”餐馆门口有一个立牌,上面写着:“如果你在映秀遇到困难了,只需要进店告诉工作人员……吃完直接走就可以了。”从开业至今,“免费餐”是胡良兵一直的坚持,根据用餐者的数量,配以不同的餐食。美味饱足的饭食,总能给身处困境的人带来温暖。在胡良兵看来,来了映秀,就是一家人。

1eaea78c47364cf99cb66f4e6f9af4c4.png

在映秀镇,像胡良兵这样从事餐饮行业的村民也越来越多。“现在镇上的餐馆共有90多家,与朋友吃点小串喝点小酒时的选择也更多了,这样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日益红火的餐饮业,映射的是映秀人民愈加富裕的生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映秀镇。五年过去了,总书记的话语时刻牢记在映秀人民的心中,践行在勤劳的双手间。当地群众依托餐饮、民宿等服务行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在建设美好生活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旗帜招展

红色文旅开新篇

漩口中学遗址的时间永远停留在了那一刻,映秀镇新城却随着时间的推移,拔地而起。“我是专程过来的,看到以前的地震遗址和如今美丽的映秀,我感受到经历了大地震之后的映秀已经发展起来了,变得焕然一新。”来自江苏的周女士说道。每逢假期,汶川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备受游客青睐。

五年前,总书记在漩口中学遗址实地考察时,提出“一定要把地震遗址保护好,使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此,映秀的发展之路,又有了新的方向,爱国主义教育在此落地生根。

de1ff871e12243878280fcec24743c64.png

近年来,映秀镇立足“爱国爱党·家国情怀”主题,坚持把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家国情怀“十大体系”的设计理念、风貌改造、陈列布展等各个环节,同时还研发了“家国情怀”“应急管理”“生态文明”三大课程体系近40项特色课程,着力办好“研学旅”,讲好映秀故事,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目前,映秀镇已经成为汶川特别旅游区的核心区域,是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研学实践的重要点位。

“整个小镇都是以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示了地震灾区的发展振兴。”映秀镇党委副书记魏贵斌介绍道。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基地先后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四川省委党校党性教育基地”“四川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等称号。

随着映秀镇打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影响越来越大,接待参观和培训人员成倍增长。与2018年承接的111期各类培训班次和5178人次相比。仅今年上半年,映秀镇就已承接各类培训班次195期,培训3.3万人次。

如今,映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领红色旅游热,为映秀的经济发展赋予新的动能。“下一步,映秀镇将继续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保护好地震遗址、发展好培训经济,以训带旅、以学促商,带动周边联动发展。”魏贵斌说。

457bd8225a714273abac404bd8a99b70.png

7月的映秀,气温还不高,不时吹来的习习凉风,吹不散映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那份热情。

“村民们五点半就在山上采茶、采金银花了。映秀人民是云朵上的民族,他们的面容都是红彤彤的,我觉得这个‘红’就是‘映秀红’。”蒋维明看向了远方。

五年光阴,是忍冬花的花开花谢,也是映秀镇的重生绽放。

巴山蜀水映秀.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