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赛程过半,赛事运营怎样?有何特色亮点?这些精彩不能错过

成都大运会是全球青年大学生体育竞技和交流交往的舞台,比赛项目共有18个大项269个小项。7月27日,射箭项目率先拉开了成都大运会比赛序幕。到目前,柔道、武术等5个项目已经完成了相关赛程。

成都大运会赛事运营怎么样?有什么特色和亮点?8月3日,成都大运会赛事运行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国际大体联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专职副部长刘国荣、成都体院艺术体操场馆中心主任邓召平、西南交大排球场馆中心主任何弢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QQ20230803-202729@2x.png

赛程过半

中国代表团斩获36枚金牌 暂列奖牌榜第一名

据刘国荣介绍,在国际大体联、组委会以及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支持下,目前,成都大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总体运行平稳。截至8月3日中午,大运会赛程已经过半,18个项目中,射箭、柔道、艺术体操、射击、武术5个项目已经完赛。田径、体操、羽毛球、篮球等12个项目正紧张进行中,最后一个赛艇项目也将于4日开赛。从参赛数据来看,根据竞赛天数统计,竞赛前半段共有8593人次的运动员参赛,共有4521人次的技术官员参与执裁,顺利完成111场颁奖仪式,共有143名颁奖嘉宾为获奖运动员颁奖。

目前,反兴奋剂“两站一中心”的运行正常,按照检查计划开展反兴奋剂工作。完成和处理各代表团竞赛信息咨询11713件,服务跆拳道、柔道、武术883人次的称重服务及654人次的缝制服务。截至8月2日晚,所有已完成的比赛,共计产生382枚奖牌,其中金牌111枚、银牌112枚、铜牌159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36枚,银牌12枚,铜牌12枚,暂列奖牌榜第一名。获得金牌的四川籍运动员有曹茂园、陈玟珊、肖明欣、赵红玉、李雪瑞、严之庭、陈佳琪、宋洁、陈佳、邹敬园,他们在自己的家乡参赛,为家乡争得了荣誉。

自开赛以来,本届大运会已有5个小项打破赛会纪录。其中游泳项目4个小项:分别是由李冰洁、张雨霏、柳雅欣、罗悠扬组成的中国队在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项目中打破赛会纪录;中国运动员覃海洋在男子蛙泳100米项目中打破赛会记录;中国运动员张雨霏在女子50米蝶泳项目中打破赛会记录;由覃海洋、王谷开来、张雨霏、李冰洁组成的中国队在4×100米混合泳接力赛中打破赛会纪录。

8月2日,张雨霏(后排右一)、覃海洋(后排右二)、李冰洁(后排右三)在男女混合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jpeg

8月2日,张雨霏(后排右一)、覃海洋(后排右二)、李冰洁(后排右三)在男女混合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

另外,射击项目1个小项由印度代表团打破男子10米气步枪团体赛赛会纪录。从今天至比赛结束,成都大运会还将在篮球、排球、水球、田径、游泳等14个大项中角出158枚小项金牌。

在成都大运会的赛场上,观众看到了世界各地大学生的青春与活力,看到了运动员们的拼搏与进取。同时,在赛场上下也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如,跆拳道73公斤以上级别银牌得主伊朗选手与铜牌得主土耳其选手在决赛后紧紧拥抱鼓励,忘却了赛场上的激烈肉搏甚至受伤。中国跆拳道运动员胡明达在颁奖仪式结束后向队友梁婕求婚成功。大运村赛事中心志愿者黎毅婧,在岗位上受到无端指责委屈后,泪流满面依然坚持工作,积极协调解决代表团面临的问题,体现了大运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这些鲜活的例子让全世界观众充分感受到了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的友好比赛氛围,看到了运动员们在大运会这个舞台真正做到了同台竞技、增进友谊、交流互鉴,看到了赛会工作人员为大运会所做出的倾情付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着“成都成就梦想”。

所有等待都值得

国际大体联高度肯定成都工作

发布会上,国际大体联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对成都的筹备、举办工作给予高度肯定。

赵晶亲身经历了在中国大陆办的三届大运会,而本届成都大运会是国际大体联历史上唯一一届被延期2次的大运会,“过去两年很多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延期两次,我一直都是同一个回答,因为成都大运会值得更好。我觉得正如现在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我们确实是等到了更好的一届大运会,我们所有的等待是值得的。”赵晶说。

为何在成都举办大运会,有何意义?赵晶表示,“因为我们想把成都推向世界,我们想把世界带到成都来,也使得成都的人民看到了世界”。在赵晶看来,成都大运会带给她最深的感受是“底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这个城市既古老又年轻。”她举例说,各国(地区)的代表团不仅仅是来参加大运会的,也是来感受成都的,“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承办这届赛事的意义。大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可能是我们的火锅店、串串店人声鼎沸、其乐融融,但是我们在赛场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各国运动员的高水平竞技,短短几天,我们大运会的纪录一破再破,我们的赛会也是高竞技、高水平的。”

做好保障服务

大运场馆拉满赛事氛围感

成都大运会开幕以来,充满现代感的赛事场馆也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大运场馆,西南交大排球场馆中心承担了排球比赛的任务。“西南交大场馆总面积4万平米,严格按照国际大体联办赛要求,高标准开展了FOP的场地布置以及氛围营造。”西南交大排球场馆中心主任何弢介绍,场馆共有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各1片,同时可以为4支队伍提供赛前的热身。配套了功能房88间,可以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六大类客户群体提供会议、休息以及相关的独立活动空间。同时,场馆的重要区域提供了UPS电源保障,同时电力提供了双回路,增配了多台的发电机,为赛事的能源保障提供充足的准备。

艺术体操是大运会最早完成的比赛项目,成都体育学院的体操馆和综合馆分别承担了大运会艺术体操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任务。“3个比赛日,我们共接待观众超过4000人次,现场观众都被艺术体操运动员们精湛的技艺吸引,积极参与到现场互动当中。”成都体院艺术体操场馆中心主任邓召平说,此次艺术体操项目在场馆共产生了8枚金牌,代表了当今世界大学生竞技的最高水平。能够为这支队伍提供服务,他和团队都感觉非常的荣幸。“在我们这个场馆,中国队表现优异,取得了集体项目2金1银的好成绩,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振奋和骄傲。”

“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接下来的各项赛事,将快乐、激情和喜悦延续下去,共同见证光荣与梦想。也希望全世界的朋友们能够通过这次大运会了解、熟悉和热爱上成都这座充满魅力、和谐包容、蓬勃发展的现代化都市。”邓召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