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丨敢拼能拼真拼!用新姿态踏上新征程
12月29日,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总结了过去一年经济工作的宝贵经验,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思路、工作重点。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过去一年,成都接连遭遇罕见高温干旱、缺电保供、数轮疫情、暴雨山洪等多重困难叠加、多种矛盾交织的挑战,走过了一段极不寻常的历程。但从数据来看,2022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五大先进制造业合计增长2.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增长9.1%。成都今年1—11月引进重大项目361个、总投资6949.3亿元。这些成绩取之不易,成都敢拼、能拼、真拼的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快人一步,抢占先机,敢拼。
在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的当口,12月,成都一马当先踩下油门,开足马力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彰显了稳定经济大盘的果决与担当。面对稍纵即逝的外贸机遇,成都敢想敢为,积极筹划,组团包机出海招商,回访客户、争取订单,凸显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眼界与能力。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成都还围绕产业建圈强链、制造强市建设等中心工作,创新推行“链主企业、公共平台、中介机构、产投基金、领军人才”协同配合的招商模式,大力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等举措,招商引智工作纲举目张。在年底收官冲刺的发展窗口期,成都市各区(市)县、市级部门等密切配合与协作,赴多个城市开展产业链靶向招商,引进了一批优质企业和项目。
目标明确,信心坚定,能拼。
回望2022年,成都一直目标明确,稳扎稳打。春来“起步就冲刺、开局要争先”,夏至把“拼经济”摆在最突出位置,秋时继续于攻坚克难中承压前行,冬日“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尽管今年以来成都面临交织叠加的多重困难挑战,但拼搏实干、埋头苦干仍成为天府大地最动人的画面。
企业拼生产,他们干得热火朝天昼夜不停;企业家拼发展,“拼抢”首批出海名额赴欧洲抢订单拓市场;政府拼政策、拼服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千方百计提振市场信心,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基本盘。
拼搏终有回报,1-11月,全市经济承压前行、稳步回升,持续增长的数据充分证明,成都经济发展可能会有一时波动,但长期大势不会改变,这就是我们的信心所在。
用新状态,在新征程,真拼。
拼经济,不仅要拼在顶层设计,拼在长远发展,更要拼在实际之处。当前成都不仅肩负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都市圈建设等使命,还面临着“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四大结构”优化调整等一系列重大任务。这一系列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市之大事,尤需我们履职尽责、真拼实干。
过去一年,全市上下把行动落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把功夫下在一个个创新的模式上。积极抢抓国家政策窗口期,强化政策动态优化和分类指导,一手立足当前,抓重大项目建设、企业纾困解难、消费复苏回补,一手着眼长远,抓创新转型发展、城市功能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最大程度稳住经济基本盘。用真拼实干全力推动了经济运行的整体好转,统筹了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成都必须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既正视困难又坚定信心,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根据会议要求,接下来成都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三个做优做强”、“四大结构”优化调整、产业建圈强链、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智慧蓉城建设等重点任务,奋力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篇章。
风雨之后是彩虹,隧道尽头必有光。迈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带来的难关险隘,经济正涌动着新的勃勃生机。面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没有等出来的发展,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如今,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已定,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唯有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围绕既定的发展目标,继续保持“拼”的精神,要敢拼,要能拼,要真拼!以更新的拼搏姿态踏上新征程,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成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