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话版权 | 新华文轩:在混乱中革新 从交易中突围
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数字内容创作与传播的繁荣,但另一方面,原创作品版权被侵害的风险也在增加。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技术的大变革让行业陷入混乱,同时也创造了重塑版权生态的契机。
10月29日,2020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首届国际区块链产业博览会举行。近年来,区块链技术步入大众视野并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逐渐应用,其以一种永久、公开、不可更改的分布式数据记录,直击传统版权保护手段中举证困难、维权成本过高等尖锐痛点,有着天然的优势,也成为了版权保护的大趋势。在区块链赋能版权保护方面,拥有庞大内容资源的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一直走在行业前列。
实时确权、环节公开……区块链直击版权痛点
8月25日,四川省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蜀信链”生态共建计划启动,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作为整个项目的牵头方,将对于全省版权生态布局起到引领全局的作用。
为何看好区块链赋能版权?新华文轩四川数字出版传媒副总经理刘天骄告诉看度记者,“过去申请版权审核一般要20个工作日,现在能够达到实时确权,再比如版权有地域化的特征,这些局限都被区块链技术在版权领域的应用打破了。”内容生产者曾想证明自己是某作品的原创者都十分有难度,据刘天骄介绍,区块链技术应用后,上传作品方将会拥有专属的“时间戳”,以此作为原创的证明。
在刘天骄看来,区块链的应用不仅使得版权保护可溯源,版权更易进行侵权检测与存证,同时也为版权交易带来了变革。“区块链让版权的生命周期都是真实可信、不可篡改的,版权交易的所有环节都会被真实记录下来。”刘天骄告诉看度记者,区块链加持下的版权生态系统虽然尚未完全形成,但其去中心化的特点化解了交易双方的隔阂,公开、透明的交易环境将是区块链赋能版权的核心竞争力。
“以前,一名作家把内容放到分发平台上,一年结束后平台告诉你只有10万收益,你就只能拿10万,作者毫无知情权。”区块链技术下,所有版权交易信息都为作者个人所有,“哪一家平台、每一笔收益都清清楚楚。”
打破传统困境 区块链洗牌版权交易市场
在谈及版权时,刘天骄反复强调重塑生态不能局限在版权本身,而要从交易入手。在他看来,版权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卖得出去”,原创产品的运营与交易是版权面临的更为紧迫的议题,而文轩在版权交易方面恰有优势。
“假如全国有3000万作家,真正头部的作者就只有300个,还有大量的不知名创作者需要我们为他们打通生态与服务。”他表示,版权登记本就是免费的,对于头部IP和作家而言版权保护是痛点,但对于互联网背景下资本市场中的大量数字文化创作者而言却不尽然。
“在互联网上评定一个作品或平台是否成功只有就两个指标:流量和收益。”刘天骄介绍,许多数字文化作品被人盗版得越多,传播得越广,对于作者而言收益反而越大,互联网平台也是同理,因此创作者对“正版化”并不上心。
丁守农 摄
刘天骄指出,另一个版权保护与交易的痛点在于创作者本身对名与利的渴望以及时间的匮乏,“一个网络文学作者每天可能要写5000字以上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作品出来后,更不可能一家一家去找编辑谈。而我们可以帮你把版权卖出去,这就是文轩的优势所在,但你必须要正版化!”在刘天骄介绍中,文轩巧妙地利用自身资源反向推动行业制度的整改与生态的建立,正版化将为大量的中小创作方带来更多、更稳定的收入,且公开透明。
数据持续整合 构建完整生态 版权将成无形资产
区块链应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后,线上交易又诞生了新的分支——链上交易,交易的是作品的所有权与产权,而非过去的信息传播权,“本质上是价值的交易,这就是版权的资本化。任何平台需要任何内容,都需要在我这个开放平台上来获取,也必须要遵守平台的规则。”
未来,区块链技术会将作品的创作过程、作者信息等版权情况集中为高度可信的无形资产,这也就意味着,当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后,版权就可以作为一个金融、证券产品进行融资,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版权生态体系。
全国首个“区块链知识产权基地”签约落地
据了解,成都市目前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登记确权的产品已超80万部,区块链平台上的交易额近3000万。刘天骄告诉看度记者,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侵权检测,版权存证、分发以及资产化的生态圈框架已经初步搭建并不断完善中,在手握丰富内容和渠道的前提下,文轩将向着打造全国最大的数字资产的数据中心、交易平台、标准制定平台的目标进发。
看度记者:叶升芃
版面编辑:傅洋
责任编辑: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