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减排 成都绿色低碳生活圈加快形成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挑战,日益成为国际国内社会关注的焦点。2020年9月22日,我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使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提出7个月来,“碳达峰”“碳中和”已成各界热议话题。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成都又做了哪些工作来实现绿色低碳呢?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为什么碳达峰、碳中和日渐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原因就在于,气候危机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遥远。
四川省气候中心的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川西高原持续变暖,低温日数显著减少,积雪日数每10年减少6.2天。而根据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分析,1966—2009年“蜀山之王”贡嘎山冰川面积减少11.3%,其东坡的海螺沟冰川平均每年消退25—30米,冰川厚度持续减薄。
气候变化不仅发生在川西地区,也遍布全省每个角落。根据《四川省气候变化监测公报》,1961年以来,全省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约0.17℃,近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
区域气候变暖带来了系统性影响。比如,高温天气更加频繁,城市地区夏季制冷用能需求更加旺盛,乡村地区山火风险进一步加大。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下调为“易危”。但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大熊猫栖息地气温呈升高趋势,气候变化将使大熊猫的栖息地范围减小、破碎化程度加重。
世界气象组织《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指出,2019年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温度第二高的年份,2015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2010年至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
这种非自然、非偶然的变暖现象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均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2019年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欧洲均出现创纪录的高温,日本严重热浪导致多人死亡,法国6—9月间的热浪也致使多人非正常死亡。
如何实践绿色低碳?
应对气候变化,刻不容缓。成都也早已展开了行动。自2017年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成都始终紧紧围绕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能源、城市、碳汇、消费和制度能力体系”,扎实推进低碳城市建设“636”工程,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贡献“成都力量”,“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城市绿色低碳生活圈正加快形成。
2020年3月18日,成都市出台《关于构建“碳惠天府”机制的实施意见》,后又印发《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公众低碳场景评价规范(试行)》及供热锅炉使用电能或天然气替代、机场光伏+储能静变电源系统替代燃油、节能改造、造林管护、天府绿道、川西林盘、湖泊湿地、测土配方施肥8个碳减排项目方法学,标志着“碳惠天府”机制顶层设计和制度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要完善“碳惠天府”机制,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今年2月24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再次明确,要深入落实碳排放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不断完善“碳惠天府”机制、绿色清洁能源替代机制,让“成都蓝”成为常态。
今年初,成都提出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大力推进生态惠民示范工程是重点内容。该项工程明确以降碳为总抓手,坚持铁腕治霾、重拳治水、科学治土,稳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成都“轨道上的都市圈”迈出新步伐,线网里程突破500公里,跃升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四城”;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14.5万辆,公交出行分担率已达60%;2020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0天,对比基准年2015年,“十三五”时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增加38天……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成都不断探索前行。相信未来通过全社会的积极行动,一个更宜居、更可持续发展的“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将呈现在大家面前。
版面编辑:叶升芃
责任编辑: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