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疫一线|致敬防疫路上那些平凡的“你我他”
这场战“疫”中,没有人置身事外。他们中有父子(女)、有夫妻、有邻居、有师生、有外地朋友、也有外国人……他们挺身而出、逆流而上,他们夜以继日、风雨无阻,他们是守护这座城市的千万萤火,他们也是战胜此次疫情的燎原之火。
他们是夫妻也是战友 有小爱也有大爱
●一场时长5分钟的“婚礼”
9月10日上午11点,在郫都区唐昌镇沙河村村委会核酸检测工作结束后,随着音乐《婚礼进行曲》缓慢响起,志愿者黄瑞身着红马甲、系上红领结;李黎身着红马甲、头戴白纱,在其他志愿者的见证下,举行了一场简单而有意义的婚礼。这场大约5分钟的“婚礼”过后,他们立即重返岗位,前往村域卡点值守,继续投入到防疫的“战斗”中……这场婚礼,没有满座宾朋,没有鲜花婚车,“志愿红”是最浪漫的颜色,“在一起”是最长情的告白。愿疫情早日散去,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一分钟执勤时的“偶遇”
自9月1日起,成华区公安分局猛追湾派出所执法办案队民警王可,就一直吃住工作在派出所。妻子任洁是社区网格员,早上六点出门,第二天凌晨一两点才回家。迄今为止两人也就在每次执勤的时候碰见过两三次,每次说话也就一分钟。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夫妻二人更是一刻都不敢耽误,线上联系几乎也不怎么用,全靠在“偶遇”时能看上一眼,聊上几句。携手同行、并肩抗“疫”,他们用坚守诠释出别样浪漫!
他们是父子(女)也是同事 为小家也为大家
●爸爸想为她分担点工作
“幺儿不虚,爸爸来了”,这是一个父亲给予孩子最浓烈的安全感。成都青羊区祠堂街社区志愿者邬志成的女儿邬梦曦是长城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疫情期间,曦曦工作繁忙,早出晚归,爸爸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分担女儿的辛劳,为了疫情早日结束,邬志成选择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和女儿一起走进抗疫的战场,并肩作战!上阵父女兵,是疫情期间的暖心存在。
●虎父无犬子 抗疫父子兵
疫情虽险,但志愿者从不缺席。郫都区评审中心的罗映超响应号召下沉社区,坚守在战“疫”最前线。儿子小罗在父亲的影响下,也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与父亲组成了抗疫“父子档”。在此期间,他们帮社区搬运各类物资、挨家挨户上门核实信息……勤劳肯干的工作态度得到了社区和群众的一致认可。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罗映超父子这样勇挑担当、冲锋在前的志愿者们,才筑牢了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他们是长辈也是党员 有魄力也有担当
●“我们只是稍微年纪大一点儿”
“年轻人忙,在家都还忙于工作,我们退休了,有时间、有力气,也可以守护小区嘛。”在成都市金牛区五块石街道五福苑小区,有这样一群居民志愿者,他们年纪从50多到70多不等,他们顶着花白的头发,手上也布满皱纹,但他们的行动有力、眼神坚定。“虽然我们年纪大了点,大家共同一心,在这个特殊情况下,尽点自己的力量,要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好这里的‘儿女’。”
●来自50+嬢嬢们的“战疫”
“我们三个都是50岁以上的了,确实体力上差点,想到抗疫这件事一分钟不能耽误,我们还是克服了身体上的困难。”9月11日,青羊区纪委干部王嫒英、陈菲、胡玲下沉青羊区草市街街道高风险区域支援一线,当晚便开始抗原检测工作。年过五十的三人,不惧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为阻击疫情贡献着力量。
他们是素不相识也是守望相助 是外地人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河南疫情的时候,成都医生帮过我们”
李桂荣和郭冉是从河南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进修的两位医生,在武侯区玉林电信路社区开始全员核酸的第一天,两个人就默默加入志愿者队伍。他们说:“河南疫情的时候,成都医生帮过我们,这段时间我们刚好在成都进修,就想着来社区当志愿者,为大家出一份力!”
●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9月7日,成都龙泉驿区某核酸检测点位活跃着一名外籍志愿者的身影。他叫Duncan,是成都大学外教老师。为了助力疫情防控,他主动申请加入志愿队伍,手拿软尺提醒居民保持一米间隔,积极维护秩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市民提供服务。他说作为一名志愿者,能来帮忙真的很开心。
这些只是这次抗疫中
我们看到的一个微小剖面
他们都是生活在这座城市当中的普通人
他们每个人用行动书写城市的温暖篇章
共筑这座城市坚不可摧的人民防线
(资料来源:郫都融媒、青羊融媒、武侯融媒、金牛融媒、成华融媒、龙泉驿融媒)
编辑:黎艺璇
版面编辑:陈静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