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件(套)藏品讲述川渝抗战故事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专题展在川博开幕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川渝人民为抗战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8月22日,《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在四川博物院揭幕,展览以“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为主题,依托文物、档案史料、影像资料,融入最新研究成果,多维度展现了川渝人民为抗战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据介绍,该展已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列入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波澜壮阔

五大篇章讲述川渝抗战贡献

此次展览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四川省档案馆、重庆市档案馆、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文物局)、四川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展览汇集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以及建川博物馆等省内共49家文博、档案等相关机构收藏的珍贵藏品,勾勒出川渝作为全民族抗战重要大后方,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倾尽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抗战的壮阔史实。

展览共分为五大篇章。第一篇章《引领方向——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聚焦了民族危亡时国人的奋勇反抗,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组成立后的统一战线工作,以及身先士卒、英勇抗敌的川籍革命志士。第二篇章《共赴国难——川渝人民倾力支援抗战》主要展现抗战爆发前后,川军将士主动请缨、前仆后继开赴前线,川籍知识青年积极从军,远征滇缅反法西斯战场的历史史实。据介绍,川渝地区是全民族抗战时期最大的兵源地。巴蜀儿女以血肉之躯,汇成了抵御外侮、光复河山的钢铁洪流。第三篇章《稳固后方——保留国家民族根》,重点展现了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西迁和重庆战时首都地位的确定,川渝地区如何成为战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第四篇章《挺起脊梁——巴蜀儿女顽强抗争》,重点聚焦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侵华日军在1938年2月至1944年12月期间对川渝地区进行无差别狂轰滥炸,川渝人民如何不畏强暴,针锋相对开展反空袭斗争和防空作战,掀起规模浩大的献机运动支援中国空军建设。最后一个篇章《高奏凯歌——欢庆胜利的历史回响》,则重现抗战胜利后巴蜀大地的全民欢腾。

整个展览,展线长度达375米,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穿行展厅,将得以真切触摸当年中华儿女的浴血抗战、尤其是川渝儿女为国家和民族奋勇牺牲的感人历史。

展品厚重

306件/套文物重现历史珍贵瞬间

为了深刻再现这场伟大胜利中的川渝贡献,主办方在全国征集到了306件/套文物参加展览,其中不少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同类展览中展品极为丰富的一次。

据介绍,此次展览展出了侵华日军出征旗、刺刀、指挥刀、炮弹壳、军用饭盒、水壶、上衣等大量日本侵华的直接物证。其中建川博物馆藏的日军耐火砖用于修建日军细菌部队焚烧炉,是侵华日军占领东北后,对中国人民开展惨无人道细菌实验的罪证之一。

在此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举起抗日大旗。展览中,既可以看到东北抗日联军简章,也有赵一曼穿过的靰鞡鞋,以及她的兄长在1922年写给她的家书。展览中的多封家书,无不展示了川渝儿女强烈的家国情怀。壮士出川抗击日寇的壮志雄心,镌刻在了展出的每一件文物中。川军抗日烟杆,其上刻有“中华男儿上战场打日寇”“旌旗一片立功劳,万马军中赴战场,马上传下令,不出日寇不还乡”等字样;牛角火药筒上,刻上了“为民族生存而抗战到底”字样,就连老百姓的青花瓷罐,都刻上了“全民抗日”。

川军“死”字旗,曾是感动无数国人的一件抗战文物,此次展览也加以复制品形式参展。这面旗由北川捯曲山镇王建堂的父亲王者成送给儿子,上书一个大大的“死”字,国难当头时,送儿出征的父亲希望儿子用旗子“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展览中,还有很多珍贵文物记录了川渝人民为抗战所作的牺牲与奉献。“冯玉祥给爱国朋友的第八封信—超越人前的合江县”,赞扬踊跃参加献金运动、筹措抗战资金的合江民众,并四处散发,广为宣传。他的隶书字条“还我河山”也参加了展出。

抗战期间,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多数的文物为避日寇劫掠,历经数年辗转运到川渝地区,创造了战争环境下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伟大奇迹。如今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康熙款画珐琅花卉纹莲花式盖碗等文物,也将集中亮相,展示当年文物南迁的巨大成果。

抗战胜利的多件文物也在展览中亮相,其中包括日本《每日新闻》刊登的日本投降消息(仿制件),以及1945年刊有日本投降消息的《大公报》等。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在日本宣布投降后第三天,创作了一幅《胜利之夜》,如今这幅作品已是国家一级文物,也将在展览中亮相。

创新形式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此次展览的展示、展陈十分丰富,形态多样。不仅有大量图片、文字以及文物讲述历史,还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展览最后,观众可以在以川渝人民庆祝抗战胜利的人群为背景的艺术装置前拍照,地面的互动感应装置在参观者走过时,还会触发绽放的烟花特效。此外,展览还开辟了抗战老兵寄语区域,让观众感受他们的赤子之心。

在多媒体互动区域,观众还可以用听筒听四川抗战老战士的口述实录,查询了解川渝地区抗战遗址遗迹,选听取抗战歌曲,或者在留言墙上留下观展感言。

展览也配套了社教、讲座等丰富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讲座将在四川博物院学术报告厅连续举行3场,“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流动展览将深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广泛传播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博物院还将组织开展红色剧本体验活动,创编红色题材剧本,引导公众感悟抗战精神;组织红色运动会和青少年抗战主题研学,通过趣味运动和实地走访,重温抗战峥嵘岁月。

据介绍,展览发布前,四川博物院还与省教育科学院、全省各中小学校等加强馆校合作,鼓励学生以“伟大胜利 川渝贡献”为主题,进行创意作品设计征集。展览期间,还组织老师、中小学生观展、参加主题讲座、沙龙等公益活动。

主办方表示,希望以此展览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