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温江农民的“蒜”计

来源:温江融媒 2022年04月01日 19:32
评论


温江不仅花团锦簇
还处处青翠欲滴

图@向实
春天的田间地头
不仅长出美景
还“长”出农民的收入

图@梁波
万春、永宁大蒜种植区
蒜薹飘香丰收喜悦后田野披绿
丰收的喜悦仍荡漾在田间地头

温江大蒜,忙!
●3月19日,2022四川(温江)蒜苔采收节暨温江大蒜发布会在万春镇和林稻海举行。在温江大蒜发布会上,来自省、市农林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大蒜种植管护、品种推广、种质资源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看法,推动温江大蒜产业走高质量健康发展路子。
●3月23日,新华社四川分社一行来温调研温江大蒜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组认为,温江大蒜产业在种植、收获、市场、机械化投入等方面,已基本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格局,走在全国大蒜产业发展前列。
●3月23日,全市大蒜“双减”绿色栽培技术现场会在位于永宁街道的四川省农业“五新”实训基地举行。“双减”即减农药、减化肥,该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对保护种植地自然环境、助推温江大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月25日,温江区大蒜产业全产业链研讨会举行。 会议介绍了温江大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温江与省种业集团洽谈情况,参会人员围绕温江大蒜产业全产业链具体内容做深入交流探讨......



温江大蒜不愁卖

“过秤付钱,四元三,抱过来称。”

3月中旬
蒜薹田间驻地收购商的吆喝声就没停过
他们说
虽然嗓子都已经沙哑
但又不得不继续大声吆喝
不然竞争对手就会把蒜薹从跟前吆喝走
刘鹃是永宁街道八角社区的蒜薹代理收购商
她今年代理了北京河北山东的蒜薹收购
收购量在200万斤左右

代购商朱红云的目标任务是10万斤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在蒜薹采收季
他一大早就要到田边转来转去
谁家打蒜薹,立马付订金
先把货源确定下来

蒜薹走俏,不只是今年的事
温江蒜薹从早期的省内市场销售
如今已拓展到全国20个省份的大市场

01

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温江大蒜种植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全区种植面积1万余亩,年总产量约1.2万吨,是我区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十三五”期间,温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39.5%,年均增长8.7%,城乡收入差距逐年缩小,其中大蒜为促进我区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温江大蒜有特色

温江大蒜种植历史悠久
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其主产区分布在万春、永宁一带

图@梁波

温江大蒜品种属硬叶蒜
“红七星”“白七星”两个品种
国内稀缺、独具特色
瓣子大、色泽光亮、口味香辣、胶汁浓
是餐桌上的佳品


02

我区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首泽区、全省重要粮食生产功能区,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是国内重要的蒜种供应地。目前温江大蒜年产蒜头8225吨、蒜薹7546吨,实现产值约1.9亿元,除自留种外,近乎100%外销。2006年,红七星大蒜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蒜”计未来

机械化种植
是现代种业的重要特征
在大蒜种植区
温江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5%
机械化耕作面积占比达100%
温江大蒜这个传统经济作物
正驶向现代种植业的快车道


03

2021年,为促进大蒜粮油产业有更大的发展,我区建立了稻蒜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近3万亩,辖万春镇高山村、永宁街道八角社区、公平街道分水、惠和村等村(社区)。园区以水稻、大蒜为主导产业,开展稻蒜轮作,良种覆盖率达100%

积极探索协同创新发展模式
瞄准都市现代农业、数字农业、科创服务业
三大主攻方向
有效聚合高校、院所、企业和政府的双创资源
搭建农业创新中心载体
农业创新中心现已组建23个研究平台
入驻36家科技型企业


图@张志强


搭建“3e”平台
农科e站、川农牛e购、蓉e检
建成温江“五新”数字农场
“川农牛”科创农庄等应用场景
与安岳、德阳、巴南等地现代农业园区
紧密合作



实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模式
重点打造鱼凫稻香、温江大蒜两大品牌
园区品牌农产品产量
占园区农产品总产量比重达85%
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占比接近50%



迈进新征程,温江大蒜产业的发展“蒜计”走的是一盘站位高远、放眼未来的全产业链大棋,从全域实现大蒜机械化种植、到科技赋能的协同创新模式,再到以塑造地理品牌为宗旨的市场开拓,温江大蒜品牌越叫越响,路也越走越宽。



END

记者 | 张建国

编辑 | 杜儿

审核 | 吴敏


* 转载请注明来源金温江 *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