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产业振兴走活农民增收“一盘棋”

来源:温江融媒 2021年10月22日 16:36
评论

近日,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2020年,温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35元,同比增长8.3%,增量位居全省第一。如此大幅度增长是怎么做到的?据了解,近年来我区以优化发展环境、振兴乡村产业、深化农村改革为重点,持续推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不断拓宽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努力探索乡村高质量发展路径,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我区坚持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全区“三生合一”的农村人居新形态加快形成,乡村产业承载能力持续提升,为资本下乡、项目落地从而带动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的承载基础。同时,坚持以产业项目为抓手,深入探索“新三农”融合发展路径,持续推动乡村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多元化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和增收渠道,带动实现全区农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9%和6.1%。

df698a68a7aa4e2fa633d29ae8a0afc1.jpg

近年我区以生物农业产业为核心,以花木创新生产和中药绿色智造为主线,多措并举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2020年,全区规划建设农业高品质科创空间73万平米,建成13.8万平米,在建20万平米,在孵企业210家。

在园林发展方面,近年通过“园林变景区、园林变景观”的扶持政策支持下,全区规模以上园林企业积极响应,先后打造43家,既增加了消费新场景,又促进了花木引流,增强了销售能力。

“这两年我们的园区变景区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场所,让大家能沉浸式地体验这种园林景观的艺术。我们通过园区变景区的引流,苗木销售也在不断持续增长,原来我们每年的销售大概有几百万,现在我们每年销售达到上千万以上。” 花木经纪人杨成致告诉记者。

引流是提升人气商气的关键之一,近年温江以创新驱动促“农创”融合,以场景营造促“农旅”融合。走进和林村,“林田相依、林院相融、林水相通”的新村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随处可见农耕劳作时的工具:簸箕、蓑衣、帽子……它们被画在墙上、塑立在村子里,是艺术,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

场景的营造,让和林村焕然一新。作为传统村落,和林村在农旅产业发展上不断尝试植入现代旅游新元素,利用水稻美化栽培技术,在10亩田地上种植出“熊猫嬉戏”“远古春耕”“鱼凫神鸟”等巨幅图案,并举办开秧门、稻田摸鱼、蒜薹采摘节等一系列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和林稻香米”“红七星养生蒜”等农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农旅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与和林村相似,和盛镇陈家渡村依托千亩紫薇种植基地、寿安镇岷江村依托桂花种植、寿安镇百花村依托百花盆景公园均实现了农旅融合发展。近年来,温江以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为目标,按照“全域景区化景观化”思路,着力打造“花卉园林游览、高端民宿体验、运动健身休闲、康养医疗服务”四大全域旅游场景,建成精品民宿项目21个,2020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在万春镇幸福村,旅游收入成为了当地村民的主要家庭经济来源。幸福村村民李瞻告诉记者,她利用自家的房子开了一家茶铺,茶铺又临近湿地公园,经营了4年,生意一直不错。李瞻说,她原先在外面上班,现在就主要经营这个茶铺,一方面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又能照顾自己的家庭,收入这方面还不错。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区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农村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温江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

微信图片_20210727163243.png

记者:张建国 肖谭林

编辑:杨有

审核:姚慧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联系电话:028-82760320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