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更畅通,救治更及时!市五医院“生命通道”提速
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医院”)周边区域,只见道路整洁、秩序井然,清晰的指引标识一目了然。行人、车辆各行其道,通行顺畅。曾经被非机动车和流动摊贩占用的区域,如今已改造为一个宜人的“小花园”。
“以前这个区域存在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现象,现在变得井然有序了。”市民曾伟感慨道,“交通不堵塞了,过马路也很安心,体验感非常好。”
这一变化,源于成都启动的交通治堵“进医院”走访行动。作为温江老城区的核心医疗机构之一,市五医院周边的交通拥堵问题,曾是困扰市民出行的“堵点”与“痛点”,其治理成效因此备受群众期待。为此,温江交通、交警、城管、卫健及市五医院等多部门(单位)协同发力,通过实地勘察、数据分析,深入摸排,面对面倾听患者、医护及周边居民的诉求,按照“一院一策”制定整治方案。
本次整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建成投用跨凤溪河箱涵的120急救专用通道。市五医院保卫部部长潘胜给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以前120急救车从凤溪大道进来要花3到5分钟,如遇堵车时间会更长。现在新建的专用通道,只需20多秒就能直达急诊科。”同时,医院前门也新增了应急通道,供119等救援车辆使用,应急通道的畅通直接转化为抢救生命的效率。
此外, 温江交通、交警、城管等部门还联合市五医院,对麻市街地下停车场进行智慧化改造,调整出租车停放点与通道设置,并实行“单入口、双出口”的交通流向,大大缩短了社会车辆的进出耗时。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设置了8个指定停放区域,并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措施,使乱停乱放现象减少了80%。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医院门口的流动摊贩,则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引导流动摊贩至邻近的九龙广场周边经营,基本清理了医院门口的占道经营现象。
从人车流量摸排,到倾听患者、医护、居民的切身诉求,再到最终打造出步行广场、清理占道摊位、建成急救专用通道……这场治堵行动,成功地将一份厚重的“民生清单”转化为了群众可感可及的“满意清单”。
市五医院交通环境的焕新,是温江落实“开门治堵”工作的一个缩影。自“开门治堵”工作开展以来,温江通过精准施策与细致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已对凤凰北大街与光华大道交叉路口、F4跨线桥区域路口等70余个重点路口进行了“智慧升级”,城市道路更畅通,市民出行更快捷。

记者:唐玉林 邱书洋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