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幅丹青墨宝刻画清廉风骨!这场廉洁书画展巡展走进温江
今年,以清代名臣丁宝桢在四川总督任内的十年为背景的大型历史题材话剧《苍生为念》,在成都巡演后掀起观演热潮。为进一步弘扬丁宝桢廉洁精神,促进廉洁文化与书画艺术的深度融合,7月21日,由中共成都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成都市监察委员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温江区纪委监委、温江区文联、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青年作家》杂志社)、成都市美术家协会、成都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苍生为念 清节流芳”丁宝桢廉洁文化主题书画展巡展(温江站)在温江区美术馆开幕。

此次主题书画展巡展(温江站)
以“丹青载道·笔墨传廉”为主线
精心展出书画艺术佳作52件
构建起一场可触可感的沉浸式廉洁课堂
让跨越百年的清廉精神在笔墨间焕发新生
此次主题书画展巡展(温江站)
将持续至7月25日
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我们用美术作品讲故事,让书法作品立精神,力求让历史人物‘活’起来,让廉洁精神‘传’下去。”在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陈志才看来,丁宝桢在四川为官期间廉洁奉公、依法严治的事迹令人敬佩,为艺术家们创作廉洁文化作品提供了鲜活素材。
此次展出的52件作品,包括美术作品20件,书法作品32件。步入展厅,20幅丹青构建起沉浸式叙事空间,如展开的历史长卷,《力排众议 修缮古堰》以白描手法再现丁宝桢力主大修都江堰的坚毅身影,《市井暗访 民生疾苦》定格总督初入蜀地、跋山涉水的躬行瞬间,《铁面问责 整顿吏治》则将其铁面肃贪的风骨具象化;32帧翰墨更藏深闳意旨,楷书《新筑障东堤记》以碑帖相融之势显廉正之志,行书《嘉定道中》借笔墨纵横抒家国襟怀,隶书《二王庙感怀》以古拙浑厚之姿传追慕先贤之思。
“展览围绕丁宝桢治蜀的故事,用人物画串联场景,配合书法作品呼应,让廉洁精神更生动。”在区文化馆馆长赖羽看来,这种“画史+书道”的组合,让观众在笔墨晕染中触摸到“铁面御史”的刚正脊梁,感受到“仁政丹心”的恤民襟怀。




“之前看了话剧《苍生为念》就很受触动,这些书画作品更让我触摸到丁宝桢‘清白传家’的铮铮风骨。”区委党校副校长廖军驻足《诗寄苍生 改革明志》画作前,久久凝视、若有所思。
“‘铁面御史’的凛然正气扑面而来,这既是文化熏陶,更是深刻的廉洁教育。”天府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陆斌在观展后,同样深有感触,“作为基层公职人员,要始终秉持‘苍生为念’,以务实担当践行为民初心,用实干实绩回应群众期盼。”

《临江仙·丁宝桢家书》遒劲的书法,将丁宝桢严拒亲族求官的家规家训诠释得淋漓尽致。“廉洁是画里的身影,是笔锋间的硬气。”市民李先生观展后也表示,“这样的廉洁教育太生动了!一定要带孩子再来感受,让好家风代代相传。”
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可以深刻感受到廉政家风文化的深远影响,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清廉为官和家风建设的关注与倡导。参观人员纷纷表示,书画作品让抽象的廉洁文化变得可感可知,这种“以艺化人”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更深入人心。
近年来,温江始终将廉洁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挖“鱼凫古都”“光祈故里”资源,推出“王光祈的少年中国梦”等特色作品,厚植崇廉尚洁的土壤。此次主题书画展巡展(温江站),正是温江深化廉洁文化建设的又一生动实践。
这场跨越百年的廉洁对话,既是对丁宝桢精神的当代诠释,更是落实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求的创新举措。“温江将以此次巡展为契机,把‘不想腐’的根基夯得更实,把‘清廉温江’的品牌擦得更亮。”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墨香飘远,廉脉永续。温江将坚持“广兼为廉”理念,构建1+9+N廉洁文化矩阵,打造更多地域特色精品,让廉洁文化如清风般浸润城乡。
记者:唐玉林 喻小芬
编辑:杜瑶蕾
审核:高舒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