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街巷,清华师生走进温江为基层治理贡献智慧力量
近日,清华大学至善书院“全球田野调查”团队18名师生深入柳城街道,开展为期10天的基层治理专题调研。此行不仅是一次学术实践,更成为青年学子感知中国城市脉动、解码基层善治密码的生动课堂。他们深入街巷阡陌,从青年视角探究城市治理经验,运用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系统观察分析基层社会生活新变化与新特征,为提炼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经验贡献青春智慧。
在光华社区举行的一场聚焦社区治理的座谈会上,调研团队与街道相关负责人围绕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专职网格员管理机制优化、社区治理效能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座谈会还就运用多元共治模式激发社区活力、动员社会组织及居民代表参与社区事务等创新点进行了思维碰撞。此次交流为青年学子提供了鲜活案例,也为街道工作带来了新启发。
带着座谈会上收获的问题意识和初步认识,调研团队根据研究主题分组下沉至新华社区、光华社区、东街社区、大学城社区、鱼凫路社区,开展“跟岗式”深度体验,入户访谈倾听居民心声,近距离观察并参与社区矛盾调处,依托社区“坝坝会”与社区干部、网格员、企业代表、居民骨干进行深度访谈。聚焦社区治理创新、社会组织作用发挥、居民自治实践等议题,全方位收集一手资料,切身感受基层治理的温度与脉搏。
深度融入温江的点点滴滴,也给清华学子们留下了鲜明而具体的城市印象。漫步街头巷尾,精心维护的街头绿地、设施完备的口袋公园,处处彰显着城市管理的精细与温度。更打动他们的是温江人的精神面貌——社区工作者们谈起工作时的专注与热忱,居民们在“坝坝会”上踊跃发言时流露出的主人翁意识,以及邻里间那份自然而然的熟稔与互助,无不传递着这座城市的友善、包容与内在活力。团队成员们由衷感慨:“温江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不仅是环境上的宜居,更是一种井然有序又充满人情味的生活状态,社区仿佛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江一家亲’氛围。”
担任助教的博士刘志鹏深有感触:“真正走进基层,才深刻体会到社区工作者面对复杂社会矛盾所承担的压力与付出的汗水,他们用智慧和耐心守护社区和谐,值得敬佩和学习。”团队成员也纷纷表示,此行是宝贵的学习机会,深化了对书本理论与基层治理实践相结合的理解。
此次活动架起了高校与基层的桥梁,青年学子带来的新锐视角、独立思考,以及他们对温江宜居环境、治理效能和人文温度的观察,为进一步提升治理能力与服务效能注入了新的活力。
记者:喻小芬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