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点赞!温江3人获四川省表彰→

来源:温江融媒 2025年05月09日 14:22



5月7日,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宣读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授予539人“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授予261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其中

温江3人受到表彰

陈飞、谢思凯

获得“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

陈英

获得“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45d3ae64-7530-41e2-a54d-07f51b48fb99_副本.jpg


这三个温江人是谁?

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陈飞


作为成都市陈飞加工中心首席技师工作室、航天七院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这位扎根数控铣削领域15年的“技术尖兵”,带领团队解决了诸多数控加工难题,先后圆满完成火箭、航天载人飞船、空间站工程等众多型号中部分高难度产品的加工任务,成为护航大国重器的“幕后功臣”。


在空间站工程建设中,陈飞带领团队成功突破二氧化碳去除子系统和微量有害气体去除子系统中某关键零件的加工瓶颈,确保环控生保分系统稳定运行,为航天员在轨生命安全筑牢了技术屏障。此外,他主导解决多型运载火箭伺服机构关重壳体加工难题,实现火箭飞行姿态毫厘不差的精准控制,助力多次航天发射任务圆满成功。秉持“智造改变制造”理念,陈飞创新提出“零点定位系统”“视觉识别系统”“RFID身份验证系统”等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1800万元。


陈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航天工匠“精于工、匠于心”的使命担当,也因此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四川工匠”等荣誉。




谢思凯

作为寿安镇天星村“两委”班子的“领头雁”,他立足千年编艺文化品牌,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带领村民探索出一条“文化传承+产业升级”的致富新路。


谢思凯充分发挥编艺文化品牌优势,通过实施未来生态乡村整村营造项目,打造“匠人联盟”,举办盆景、编艺作品大赛,培育本土产业人才。同时,鼓励村民创新研发高附加值编艺作品,推动“阳台经济”“后备箱经济”蓬勃发展,并打造编艺博览园展示展销平台,串连“天星十二铺”“大师小院”等26个精品项目,构建集产品销售、旅游消费、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多元业态。在他的带领下,300余户1000余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饭”“文化饭”,户均年增收超过3万元。


凭借在乡村振兴中的突出贡献,谢思凯先后荣获“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成都市优秀共产党员”“新时代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等多项荣誉称号。



陈英

这位扎根农业战线30年的“老黄牛”,用专业与执着推动多项国家级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成为新时代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探路先锋”。


自1995年投身农业工作以来,陈英始终冲锋在农村改革第一线。作为温江区农村改革的中坚力量,她牵头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权质押融资等5个国家级改革试点。在改革实践中,她深入基层调研,潜心钻研政策法规,先后起草20余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政策文件,为改革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


陈英参与推进的激活农村产权金融功能的“温江模式”等9项创新做法,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认可并全国推广;其独立完成的多篇调研报告,为农村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此外,她参与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等2个国家级改革涉及的11项成果被吸纳进《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实现了从地方实践到国家立法的跨越。


她曾荣获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改革创新先进个人,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


身边劳模

温江人的榜样

为获表彰的先进点赞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喻小芬 王戎

编辑:杜儿

审核:吴敏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