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青山成了“金银山”!温江林盘“吸碳”174吨创收万余元

来源:温江融媒 2024年08月15日 18:54
评论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去年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上,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上线。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日前,该中心完成首单生态碳汇交易——依托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温江区10个村(社区)在川西林盘修复整治中开发出的174吨生态类碳减排量,成功以60元/吨的价格出让给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以“碳汇交易”实现林盘生态产品价值变现,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01

碳汇开发

生态价值源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



图片

此次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的

首单生态碳汇交易

涉及温江10个村(社区)

16个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项目

集中分布在温江北林区域


图片


图片

▲唐家大院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项目

图片

▲和美逸院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项目

位于温江区和盛镇李义村的唐家大院川西林盘保护修复项目与和美逸院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是项目中审定签发碳减排量最多的两个项目,共计减排量超过50吨。




唐家大院保护修复项目于2021年10月竣工,规划用地约58亩,其中农村新居工程占地约8亩,项目通过对林盘产业功能的提升、生态环境的修复,构建具备“本土化、现代化、特色化”特征的林盘聚落;


和美逸院保护修复项目于2019年底竣工,规划用地22.5亩,通过资源换资本,引入社会资金进行修建,夯实林盘生态本底,提升群众生活居住环境。


图片


“并不是所有林盘都能够纳入碳减排量计算和交易,温江区内共分布着2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林盘,按照相关标准,我们初选了40多个经保护修复的林盘参与碳汇开发项目审定。”

图片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林盘是否能够纳入碳减排量的计算和交易,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是否经人工保护修复”,就是是否实施了人工开发或者保护修复项目。


在此次农业碳汇开发过程中,区农业农村局委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作为第三方机构协助探索开发温江区川西林盘生态碳汇,并由区内国有平台公司成都三联花木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开发主体,提交项目审定材料。最终,16个项目通过审定,获市生态环境局签发成都市“碳惠天府”机制生态类碳减排量174吨。



02

西部首单

174吨碳减排量将“取自温江、用于四川”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温江把现代都市农业作为“3+6”产业体系中的地标产业,推动现代都市农业聚优培强、高质量发展,在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绿色低碳农业也为其指引了新方向、拓展了新空间。


图片


“此次交易作为西部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成立以来的首单生态类碳汇交易,标志着四川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其他区域开展碳汇交易提供了可借鉴模式。”

图片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碳中和部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也贯通了农业碳汇生态价值链,验证了农业碳汇生态价值的市场化路径,为后续开发多样化的农业碳汇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此次生态碳汇交易收入是所涉及的10个村(社区)的集体经济收益。“以前大家都认为有形的商品才能产生价值,通过这次交易,我们才知道‘无形的商品’也能创造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盛镇李义村党委相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此次交易的174吨碳减排量将“取自温江、用于四川”,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计划将这批碳汇产品应用于温江区民宿酒店和餐饮业以及成都市各类活动碳中和领域,以温江碳汇助力成都绿色低碳发展。


图片


 
基于《低碳农家乐评价规范(温江区)》,成都市绿色低碳发展协会和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等相关单位已启动了国内首个零碳农家乐团体标准编制工作,《标准》文件出台后,将引领农村绿色低碳新业态,进一步擦亮温江特色文旅金字招牌,助力乡村振兴。

——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将持续探索完善农业碳汇生态价值链,进一步强化林盘碳汇开发,积极探索“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碳汇开发。同时,通过积极推广低碳环保农业机械、可降解农膜、秸秆资源化利用等降碳减排工作举措,筑牢乡村振兴绿色低碳基石,为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张学琳 王戎 陈思洋 杨茜睿

编辑:彭棣 钟诚 赵术君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