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强筋壮骨”制造业,让更多“温江造”加快“出圈”

来源:温江融媒 2024年07月17日 14:05
评论

海思科自主研发的首个全国双周制剂降糖药物成功面世

厚凯医疗打破国外技术壁垒、让国产超声切割止血刀进入“7毫米”时代

……


入夏以来,好消息不断传来

温江处处迸发着

先进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活力


7月9日,区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温江区委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推动温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推动温江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部署。



站在新起点,奋进新征程,温江正围绕构建更高水平的“3+6”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将工业兴区、制造强区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奋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先进制造业示范区。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对推动经济稳进提质起着关键作用。温江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必将有力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去年7月,温江提出坚定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3+6”现代化产业体系筑强高质量发展根基。经过一年发展,“3+6”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取得阶段性成效,“3+6”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50亿元大关。



据统计,温江6大制造业产业规上企业数量占比51.5%、营业收入占比65.8%。可见,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3+6”现代化产业体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区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提出了以先进制造业为引领推动温江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到2027年,先进制造业规模持续壮大,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突破800亿元。


围绕目标任务,如何发力?“当前,温江制造业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区委将工业兴区、制造强区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精准把握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区经信局党组书记杨青锋表示,将进一步锚定主攻方向、理清发展思路、明晰工作路径,加速形成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具体而言,温江将深入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和制造强区战略,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不断推动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倾斜,更好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和经济增长点,推动“3+6”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成势。


走进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首台50000L/min的大流量压缩空气泡沫举高喷射消防车、全球首款纯电机场消防车等各具特色、科技含量十足的消防车产品,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温江造”企业向“新”而行、提“质”发展的生动写照,也是温江坚持“实体为重、融合发展”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一个缩影。据统计,今年以来,温江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新增上云企业200家,推动20个项目“智改数转”。


近年来,温江一方面聚焦“做大增量”全力以赴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上下游链属企业和左右岸配套项目,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集群度和行业带动力。另一方面,聚焦“做优存量”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升规提质”专项行动,持续做优做强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等优势产业,不断提能升级装备制造、印务轻纺、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推动制造业向“新”而行,必须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两条腿”走路。在区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郝珍看来,充分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动力活力,有利于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接下来,将通过组建成果转化联盟打造创新联合体,促进各类创新主体有效贯通和精准对接,加快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头雁、瞪羚、“隐形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从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到新领域、新赛道、新产品,不仅要聚焦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也要围绕融合发展纵深推进。为此,温江不仅将推动现代都市农业与食品加工业紧密衔接,也将全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两业融合”,不断提升产业的发展质效。此外,温江将精准发力银发经济新赛道,提速建设银发经济智能制造区、品质消费区、康养服务区,着力打造成都综合性银发经济核心区。



推进“智改数转”,是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举措。当前,温江正深入实施“智改数转”行动,全力推动绿色食品、装备制造、印务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据杨青锋介绍,聚焦落实区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将出台《温江区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应转尽转”、规下工业企业“愿转尽转”。


今年4月,位于成都医学城的中南高科·成都温江智造云谷项目动工。在动工活动上,中南高科产业集团董事长杜建华介绍道,该项目将重点引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国内领先、区域一流的智能智造产业研发生产基地。


↑中南高科·成都温江智造云谷项目效果图


产业载体是实现产业集聚、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温江加快谋划包装建成一批“生活、生产、生态”融合的新型产业载体,深入实施低效用地提质增效4.0版,嵌入式打造综合便利服务实施,全面提升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


近日,记者来到主体建筑已建成的温江未来食品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完善的产业体系和公共服务配套。该产业园不仅聚焦建设中国西部绿色食品高地,构建“1+2+X”食品产业体系,还配备了共享食堂、接待大厅、产品展示区、共享会议室等综合便利服务设施,还针对性打造了适用于食品工业园区人货分离的物流通道。



企业看好温江、选择温江、深耕温江,与良好的产业生态息息相关。“已吸引了不少意向企业。”正如温江未来食品产业园运营招商负责人说,企业最看重的就是产业基础、园区配套和政务服务。


壮大产业人才队伍,增强空间承载能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强化财政金融支持……随着一系列加强服务保障、优化产业生态的举措不断推出,企业在温江发展没有“后顾之忧”。



“温江的产业生态越来越好,企业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这成了广大在温企业的共同心声。近年来,温江持续深化“四度”营城,建立四级服务企业责任体系,高效回应企业困难诉求,实实在在做到了让企业放心投资、顺心发展、舒心经营、专心创业。


放眼温江,产业生态持续培优,先进制造业集聚优势正日益凸显。




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制造业企业,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制造业项目,一个个市场广阔的“温江造”产品,正为温江推动工业兴区、制造强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新的时间节点上,温江将聚焦先进制造业“强筋壮骨”,推动更多“温江造”加快“出圈”,铸就发展新优势,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记者:范宇 黄艳

图片:何畔 孙天浩 陈彦儒 张志强

编辑:彭棣 刘娜

审核:陈小丽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