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科幻作家董仁威:科幻圈里的“拼命三郎”

来源:温江融媒 2023年10月11日 16:07
评论

10月18日至22日,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将在成都馆科学(科幻)馆举办,全球的目光聚焦成都。长期居住在温江的著名科幻作家董仁威受邀参加此次科幻盛会,与众多科幻作家现场进行《我们的元宇宙 少儿科幻精品书系》《中国少儿科幻史话》《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金奖作品集》《中国少儿科幻星云书系》等书籍签赠活动。

20231010科幻博物馆、作家董仁威采访照片(1).jpg

创办首个民间科幻博物馆  让科幻走进生活

现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监事长、成都时光幻象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的董仁威,上世纪70年代便与科幻结缘,从读科幻小说,到写科幻小说,再到创办民间科幻博物馆,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幻发展。

20231010科幻博物馆、作家董仁威采访照片(7).jpg

“2015年我搬到温江后,就开始筹备建立民间科幻博物馆。”董仁威发挥在科普科幻界奋斗多年的优势,收集了刘慈欣、韩松、王晋康、何夕“四大天王”以及诸多科幻作家的手稿和收藏品,创办民间第一家专业和全面的中国科幻博物馆,介绍全球华语科幻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董仁威创办的民间第一家科幻博物馆于2015年12月开业,并以刘慈欣的笔名“新菌”为博物馆命名为“新菌科幻博物馆”。

20231010科幻博物馆、作家董仁威采访照片(58).jpg

2016年11月,新菌科幻博物馆迁往温江区江安河畔,期间整理、优化并增设了相应的展柜、展板、展厅。走进博物馆内,科幻图书室、海外科幻大事记展厅、中国科幻人物长廊、科幻历史文物陈列室展示着中国科幻的发展历程和成果。

在与董仁威交谈中,记者了解到,该博物馆共有科幻科普藏品5000余件,其中珍贵科幻文物63件。编号为“1-1号”的藏品作为镇馆之宝,则是当代中国科幻“四大天王”之一刘慈欣2000年所著《地火》手稿,因刘慈欣其余稿件都为电子稿,因此这份手稿也成为刘慈欣留存的唯一一份手稿。

20231010科幻博物馆、作家董仁威采访照片-2023-10-11T151954.202.jpg

新菌科幻博物馆在展示世界华人科幻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见证全球华语科幻的繁荣与兴盛之时,董仁威也时常在博物馆内进行创作。“在温江写东西很有灵感,悠久的蜀国历史,为正在创作的鱼凫王朝科幻小说提供了更多启发。”董仁威说。

科幻文化不仅改变和丰富了人类的认知,还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能性。在董仁威看来,未来科幻产业的开发和探索,不会只停留在文学层面,还将涉及出版、影视、游戏、动漫、实景体验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条。以此次世界科幻大会为契机,董仁威想把科幻文学发展为科幻产业,“目前,我们正在与三体宇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洽谈,将合作打造一个可视性、互动性强的科幻博物馆,共同举办少儿科幻嘉年华、‘三体’粉丝节、百位少儿科幻作家进校园、科幻舞台剧等活动项目。”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科幻中来,共同“点燃”科幻产业发展的“圣火”。

20231010科幻博物馆、作家董仁威采访照片(18).jpg

搭建交流平台  让科幻作家拥有更广阔天地

董仁威不仅是中国知名科幻文学作家、科幻评论家,还是科普科幻活动家。由于董仁威对科幻的痴迷,一心想为中国科幻的发展作出贡献,因此他也被中国科普科幻圈称为“拼命三郎”。

在董仁威儿子董晶的眼里,退休后的父亲就一直在为科幻操劳,“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退休后都在写科幻、玩科幻,做一切和科幻相关的工作。”

2000年,董仁威接任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法定代表人、主席后,便把发展科幻事业放在重要位置。2009年,他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了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为华人科幻爱好者、创作者、从业者搭建了交流平台。“协会成立了,国际国内华语科幻爱好者聚集起来了,那总得做点儿啥事,总得为会员服务吧。”董仁威说。

2010年,董仁威同姚海军、吴岩一起,联合创办了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从此开始,父亲十数年如一日为星云奖而操劳,评奖、办会、寻找资金和资源,事无巨细他都要亲力亲为。”董晶回忆。

至2023年,华语科幻星云奖已连续举办了14届,奖掖包括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陈楸帆等大量科幻名家,为四川乃至全国科幻事业和科幻产业加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董仁威虽已耄耋之年,但对中国科幻事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未来,华语科幻星云奖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帮助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家走得更好、更远。”

坚持创作  用科学思维去想象世界

培养想象力最好的方法之一是用科学幻想的方法,写科学幻想的故事,读科学幻想的书籍。董仁威高中时期就痴迷于凡尔纳、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尝试进行业余从事科普科幻文学创作。

1979年,董仁威在《科学文艺》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分子手术刀》。此后,又陆续发表了七八篇科幻小说。近年出版了长篇科幻小说《三星堆迷雾》。《三星堆迷雾》是采用“科幻”的手法,聚焦“三星堆是谁的?”“三星堆的纵目人塑像是何许人?”“蚕丛从哪里来?”……一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破解三星堆万古之谜,引人入胜,开启思路。

20231010科幻博物馆、作家董仁威采访照片(31).jpg

从科普到科幻,董仁威一直在思考想象,未曾放弃过写作,至今先后出版了《中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生物工程趣谈》《中国百年科幻史话》《穿越2012-中国科幻名家评传》《70+开挂人生》《生命三部曲》《白猫黑猫》等科普科幻及文学著作102部,为中国科普科幻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多年的阅读和创作中,董仁威对科幻文学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科幻文学的特点是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想象,让科幻作品成为孕育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摇篮,引导和激励更多人迈向科学探索之路。“科学思维在《三体》里面运用特别突出,刘慈欣用科学思维的方法,推导出很多未来的科技。因此,我也认为这种方法启迪想象力、开拓想象思维,给予人类更多的创造力。”董仁威说。

近年来,随着中国科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科幻、了到到科幻、认识甚至尝试进行科幻文学创作。如今已81岁高龄的董仁威依然坚持写作,他认为,一个人的物理生命是短暂的,但是,精神生命却可以长一些,借助写作,可以把精神生命进行延续。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唐玉林 喻小芬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