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守护儿童心理健康
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全国的宣传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以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10月10日,四川省精神医学中心举行“精神卫生日”大型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精神医学专家和广大患儿家庭面对面交流,现场为失眠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等患儿及其家庭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咨询义诊服务,让患儿家长对儿童心理障碍有一个正确认知,从而配合专业机构做好规范化治疗、干预。
根据我国第一个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的患病率是17.5%。青少年精神障碍前五位的问题分别是,多动症、焦虑症、对立违抗障碍、抑郁症、抽动障碍。
专家提醒:
1、亲子关系对孩子心理健康很重要。
关注孩子情绪变化,重视心理健康: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师生等方面的压力,情绪容易出现波动。父母、老师为了能让孩子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会在当下对孩子提出各自要求,以希望孩子达到这些要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孩子也会将这些要求内化形成对自己的要求,并努力去做到。但是当越来越多的要求出现,孩子难以承受,并且满足不了这些要求时,压力逐渐增加,直到孩子心理的“大堤”崩溃垮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然而,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忽视,不少孩子在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后,家长因为缺少相关的知识储备,或是觉得自己从小也是这么过来的,导致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认为孩子只是一时的心情不佳。“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孩子的压力也更甚于从前。家长在发现孩子的行为反常和情绪出现变化时,应该及时重视起来,尝试着与孩子沟通交流,或者是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周波主任表示。
2.学会正确与孩子沟通,建立通畅沟通氛围。
那么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周波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交友、师生、亲子互动、喜好等方面都要仔细观察,及时沟通。“许多孩子也正是因为平日里没有沟通渠道,没有轻松的沟通氛围,心里的压力无处宣泄,只能积压在肚子里,导致最后情绪崩溃。”周波说,发现孩子情绪、心理异样时,家长应该以尊重的态度和孩子进行交流、引导,“部分家长因过度担心,事事都要干预,这反而会让孩子感到没有隐私,最后适得其反,变得更不愿意进行沟通。”专家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持续存在心理异常或者情绪异常,也要及时去寻求专业的帮助。
厌学问题:厌学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遭遇持续挫败、青春期叛逆、心身疾病等,都可能造成孩子厌学。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业上遇到的困难,用平等尊重的方式沟通,客观评估孩子的能力,不要盲目制定目标。专家提醒,学生应关注自身情绪状态,如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建议向亲朋好友进行倾诉沟通。如果状态依旧不佳,影响正常学习生活,请及时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孤独症:“不愿讲话”并不是孤独症的唯一判断标准,家长应注意儿童成长中的多种“信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特别注意观察儿童的社交障碍问题,一旦发现儿童有社交困难或理解能力差的问题出现,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早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进行科学评估。除了医学上的诊断,让孤独症患儿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
多动症:多动症的三大核心症状——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和行为冲动,不仅损害患儿自身的生活能力,甚至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功能。对于多动症要早识别、早治疗,将疾病造成的后果降至最轻。多动症早期识别率低,很多患儿没有及早干预,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导致更为严厉的管教,会对患儿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同时呼吁家庭、学校和医疗行业紧密合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给予患儿家庭治疗信心。
记者:黄艳 彭月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