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大数据赋能智慧交通!这8个路口开启“智慧大脑”新模式→

来源:温江融媒 2023年06月25日 16:53
评论


6月20日早上8点,凤溪大道与柳城大道交叉路口出现早高峰交通拥堵,新升级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及时向智慧信控中心发出拥堵预警,路口“最强大脑”赓即结合实时交通数据,调整该路口红绿灯时长和放行方向,迅速缓解路口交通拥堵。连日来,不少温江市民感受到了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带来的福利。

为提高我区道路通行效率,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智慧智能水平,成都交警十一分局借鉴国内先进城市交通管理经验,搭建了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专业团队,逐步整合辖区存量交通“感知源”,持续推进交通信号灯智能化联网联控工作。

据了解,目前已对温江区75个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机开展智能化升级改造;同时针对老城区交通拥堵指数居高不下的顽疾,选取8个路况复杂、拥堵指数排名靠前的路口试点实施交通信号配时自适应控制。通过建设32台雷达视频一体化流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路口交通数据,精准调整路口信号配时,大幅提高辖区通勤效率。

八大路口.png

八大路口点位



“绿波带”带你一路畅行      


什么是“绿波带”?  
    

据介绍,所谓“绿波带”,就是配时中心根据路段距离,合理设置沿线交通信号灯切换时间,当车流按照设定速度通行时,沿线路口信号灯陆续做出相应调整,确保该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正好”遇到绿灯。简要地说,就是按照一定速度开车遇到绿灯,很大概率在下面若干路口也会一路绿灯,畅行无阻。


下午4点左右的交通平峰时段,记者在成都交警十一分局配时中心随机选择光华大道三段一个路口进行观察,红灯时段积压在人和东路的十多台车辆,在绿灯亮起时陆续向东行驶,可连续通过5个路口,最后一辆车通过时,“恰好”绿灯结束。

记者了解到,光华大道三段共计10个交叉口,配时中心经过分析研判路口间距、路段车速等因素,将该道路分为三个绿波带放行区间,精细化开展交通信号配时优化工作。优化后路段行程时间由原来的12分47秒降至9分36秒,路段通行效率提高 24.9%,停车次数由原来的7次降至3次,停车次数减少57%。

QQ图片20230625103522.jpg


大数据赋能智慧交通      

“不仅仅是直行‘绿波带’,‘智慧大脑’也会根据左转车道内的排队车辆数,进行左转信号灯亮灯时长优化调整。”区公安分局交通科技规划员陈信超告诉记者。

而完成上述配时调整的,正是“智慧大脑”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大数据运算。如果说路口设置的雷达视频一体化流量采集设备是“智慧大脑”的“眼睛”,后台自适应控制算法则是路口自适应控制的关键。陈信超告诉记者,新装配的雷达视频一体化流量采集设备功能非常强大,路口各个方向车辆排队数量、长度、车间距、行驶速度等都能检测到。“智慧大脑”正是基于这些详实的基本数据,通过精密运算,实时调整每个路口最合适的放行模式和红绿灯时长。

“以往路口信号灯的固定配时,难免存在绿灯时间浪费的问题,车辆通行效率较低。摩托车、非机动车还易‘钻空子’闯红灯;路口自适应配时,尽量消除绿灯时间的“放空”,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减少摩托车、电动车‘钻空子’闯红灯现象的发生。”陈信超告诉记者,科技赋能提升了交警部门的战斗力,弥补了辖区警力不足的短板,一般情况下,一个配时人员可以远程管理50个路口,与传统的“一个交通警察管理一个路口”的模式相比,交通管理效能大大提高。


总体来说,交通平峰时段,在保证行人、非机动车过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实时优化绿灯时长,减少车辆在路口的等待时间;高峰时段,均衡路口各方向交通需求,减少车辆停车等待次数。通过“智慧大脑”的优化协调,老城片区拥堵指数由2.001降至1.392,下降率达30.44%。


交通优化前后对比图
    

未来,我区还将通过“智慧大脑”交通数字化管控平台,赋能更多交通管理模块,推动交通管理新技术的应用,全力压降我区交通拥堵指数,服务保障群众幸福美好生活。


微信图片_20221125112814.jpg

记者:黄艳 彭月

编辑:小米

审核:陈倩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