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 正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温江区“城市安全及应急管理”专题研修班纪实 (2020年10月)

2020年10月30日 09:33
评论
摘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温江区“城市安全及应急管理”专题研修班纪实 (2020年10月)      为学习借鉴深圳市、佛山市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促进我区城市安全及应急管理工作,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区应急局在深圳成功举办了温江区城市安全及应急管理专题研修班。一、学习概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温江区“城市安全及应急管理”专题研修班纪实 (2020年10月)
      为学习借鉴深圳市、佛山市在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促进我区城市安全及应急管理工作,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区应急局在深圳成功举办了温江区城市安全及应急管理专题研修班。
一、学习概况

2020年10月12日至16日,区级相关部门、各镇(街道)、园区管委会相关分管领导和科室负责同志共计42人参训。研修班采用专题讲座、情景演练、现场教学、提问答疑、研讨交流、心得撰写、述学汇报等方式,系统学习了《城市安全发展:制度变迁与先行示范》《社会风险评估及突发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建立高效科学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探索智慧安全城市建设、体系打造城市安全港湾》《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6个专题,实地考察了深圳市现代安全实景模拟教育基地、福田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佛山市安全运行监测中心、深圳市预警监测中心(深圳市联创中心)和深圳一电科技,围绕“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对温江借鉴”和“以处早、处小、处巧为目标导向,如何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时效性”等课题展开分组讨论和集体研讨。

本次培训实行“班委+班主任+跟班工作组”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落实课前考勤、每晚查寝、量化考核考察等制度,学员们遵规守纪,树立了温江干部的良好形象。授课师资理论功底厚实,实操经验丰富,学员求知欲强,讨论氛围浓烈,研修班取得预期效果。
二、深圳经验

(一)全景感知应急指挥“智能化”。一是探索宣传教育新模式。构建大型综合式、一站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基地和学习强安APP,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安全生产和减灾救灾的各项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兴趣和参与度,服务全民提升安全素质。二是建立高效区域合作机制。深圳市与广州市、惠州市建立了联动响应机制,打造多种形式,多方参与的问题协商解决平台。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迅速通过绿色通道分享讯息、调动资源,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三是“人工智能”全时监测预警。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有效整合各部门、各单位动静态数据信息资源,依据城市风险三角模型,对城市安全运行态势进行7×24实时监测预警和综合研判,全程实时分析城市运行安全状态,打造起“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的新型智慧城市暨“数字政府”。四是“移动互联”全链条覆盖。通过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向基层一线人员精准推送灾情信息、一键下达任务指令、实时跟踪工作状态、随时进行音视频连线,全面提升基层末端快速反应能力,形成应急管理整体合力,确保责任链条无缝对接。

(二)练兵备战应急救援“实战化”。一是实战应急演练成效突出。深圳市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实战演练,真正做到了不编脚本、突然启动、临时响应、不集结队伍,从信息报送、先期处置、现场处置、响应结束和演练评估总结全流程全真模拟实战场景,不断检验和提升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物资储备调配有力。应急管理部门在保证自身应急救援物资的同时,政府还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挂牌授权等方式与重要技术企业合作(如中石化等),明确调用要求和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并通过大数据信息系统整合,实现可视化管理、及时调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三是建立全灾种统筹应对人才队伍。吸收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城市安全领域的十余位国内外领军人才,依托专业服务团队,通过异地会商、高端论坛等多种形式,为科学高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专家支持。建立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应急实景实战教学和人才实习培养,为未来培育更多高端“应急指挥官”。

(三)创新模式公共服务“精细化”。全面梳理物业公司在法律法规中的主体责任,建立物业服务企业法定权责清单;成立物业服务行业协会,建立“物业分级管理+奖惩制度”运行机制和物业公司信用系统,推行社区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通过共管实现共存共赢,有力提升社会力量在自主治理、参与服务、协同管理方面的助力作用。

三、感悟启示

(一)构建科学高效智慧指挥体系。一是构筑全员参与安全大氛围。全力实施安全五大工程,落实全域安全文化示范阵地,开展“五进”和大手牵小手、老人手牵手、安全文艺汇演、安全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优势,吸引市民积极主动参与,让安全文明行为成为每一个温江人的日常行为和习惯。二是“数据融合”构建城市安全风险感知网络。打破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整合安全监管、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等转隶部门以及公安、交通、消防、水利、气象等部门数据信息,实现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数据融合共享。三是“通信融合”保障应急指挥调度顺畅。以“突出极端情况通信能力、强化现场感知能力建设、全面融合各类通信资源”为导向,构建“通信中心、指挥中心、保障中心”三位一体的现场应急保障体系,确保在公网中断、电力中断、道路中断等“三断”极端情况下,也能够有效保障应急救援一线、现场指挥部、后方指挥部“三线”指挥体系之间无缝互联。四是“校地融合”提升应急管理智能化。依托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等高校以及国家、省、市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大数据等领域专家建立温江应急管理智囊团,为我区城市安全规划、监测预警等提供智库支撑。同时,与高校签订城市安全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消防、电梯安全社会化服务项目,充分利用高科技企业的先进技术,为我区公共安全相关领域提供技术支撑,促进温江区城市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构建实战高效应急救援体系。一是提升物资装备力量。要充分利用政府投入和社会资源,逐步加大战略物资、应急专用物资和器材装备的储备力度,并建立日常管理、快速调用、补充完善的工作机制。同时,可与区域内先进装备制造企业、高科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升应急救援物资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二是深化预案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市相关规定,统筹规范预案标准,加强动态管理和定期修订工作,按照“全面、切实、简介、易行”的原则,制定简明操作手册,形成相对固定、信息完备、操作性强的通知模板和信息模板,完善基层各类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三是重视应急演练。如何依托于现代化通讯手段,采用“智慧+应急”的模式主打高科技救灾应急之战,将是温江应急工作下步重点。

(三)构建社会治理新模式。坚持服务群众“末端思维”,当好群众的“店小二、服务员”, 每个社区每年设立“民生微实事项目”专项资金,解决社区居民息息相关的生活事。探索“政府+社会+市民”社会治理新模式,加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民沟通。同时,大力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和谐共建促进会、人大代表社区联络工作站、民意畅达工作室等社会团体组织,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和需求,有效将风险隐患遏制在突发事件萌芽之前。

中共成都市温江区委组织部

中共成都市温江区委党校

成都市温江区应急管理局


0

评论

0 条评论 手机发评论